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令市场普遍失望,尤其是玉米和大豆的调整未能满足市场的利多预期,特别是玉米产量下调幅度不及预期,而且调低美国大豆出口目标,引发市场抛售压力。
首先看玉米。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在干旱、病害和局部产量问题的影响下,玉米单产将显著下调,但是美国农业部仅将全国单产调降0.7蒲至186蒲/英亩,仍处于创纪录高位。从各州看,衣阿华玉米单产每英亩下调3蒲、明尼苏达下调6蒲,但被伊利诺伊调高2蒲和南达科他州调高6蒲所部分抵消。全国玉米产量下调最终仅仅调低6,200万蒲,远低于市场预期。分析师指出,尽管部分地块表现优秀,但是从整体种植户反馈看,单产比去年差一些,所以美国农业部预测的玉米创纪录单产令市场震惊。
玉米供应的另一重要调整是将期初库存上调2.07亿蒲,这导致2025/26年度期末库存增至约22亿蒲。虽然玉米出口也调高了1亿蒲,达到创纪录的31亿蒲,但是仅仅部分抵消供应增长,庞大的期末库存仍令玉米价格承压。行业分析师指出,若期末库存保持在21亿蒲以上,玉米价格就仍有下行风险。
再来看大豆,本月美国农业部将大豆单产下调0.5蒲至53蒲/英亩,基本符合预期,产量也调低了4,800万蒲。但是真正令市场失望的是出口下调。尽管美国农业部在报告里承认中美贸易协议的采购承诺,但是仍将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预期下调5,000万蒲。分析师认为原因在于,中国采购承诺迟迟未落地,而近期美国大豆上涨,在全球市场中已较巴西大豆更为昂贵,导致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美国农业部周五还发布了政府停摆六周期间的单日大宗销售数据,显示自10月底以来,美国私人出口商仅仅报告两笔对华销售,数量也只有1,220万蒲式耳(相当于五船大豆),对未知目的地的销售量也只有2,260万蒲,均低于市场预期,这进一步强化出口疲软的判断。
最后看小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调高5,800万蒲式耳,全球库存调高740万吨,整体报告对小麦同样偏空。
总体而言,本期供需报告的主要结论是:美国谷物供应依然充足,而需求端特别是大豆出口不振,使得市场此前押注的利多无法兑现,短期价格恐受到进一步压力。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5]
-
[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