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未来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
/yumi/ 2025年4月24日 新京报
广告

  4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2025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表示,“总体来说,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食物消费需求总量还在呈现增长趋势。”

  农业展望是释放农产品市场权威信息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国际上农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12年召开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许世卫介绍,2025年的展望报告中,“一些新的变化正在出现,比如稻谷、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稻谷、小麦口粮消费开始轻微下降。”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

  主要农产品,未来什么样?

  新京报:农业展望大会连续举行了12年,为什么每年都要发布展望报告?

  许世卫:农业展望报告是释放农产品市场权威信息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趋势进行判断,给未来的农业政策制定、生产结构调整、生产经营活动等提供参考。而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贸易还是储备,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不断地调整。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不论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还是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都是如此。只是各自的展望期有所差异,一般是5到10年。

  新京报:我国的农业展望与其他国家和组织有何不同?

  许世卫:我国是农业大国,有数千年农耕文明,有自己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自然也有自身独特的地方。比如我国的粮食分类,包括谷物、薯类、大豆等,而另外一些国家,粮食可能只包括谷物和薯类。所以我们做中国农业展望,既遵循国际上普遍的做法,也要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和国情,比如把大豆放在粮食和油料两类中都进行分析。

  新京报:12年中,12次农业展望,有没有一些变化?

  许世卫:有不少变化,其中一个是种类更丰富了。以前是展望18种农产品的未来趋势,比如水稻、小麦、玉米、猪肉、大豆等,但近两年,我们将粮食和肉类作为一个单独种类,去进行综合研判,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互相影响,所以再进行一个综合类型种类的研判,可以让市场更全面地看到这两大类农产品的情况。另一个是在分析方法上也有提升变化,中国农业展望所依赖的,是叫作CAMES模型的核心技术,也从最初的1.0版,升级到2.0版、3.0版。从大数据分析,到智能化模型集群计算,再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今年我们在部分种类的研判中,更多地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原有的多模型一起分析。

  12年的连续预测,到底准不准?

  新京报:农业展望报告每年都会预测10年的趋势,目前已经连续发布了12年,有没有统计过准确率?

  许世卫:展望到底准不准?是许多人对展望报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仅普通人如此,业内人士也是如此。尽管展望的目的,并不是只追求预测未来的数据精度,而是为了给政策制定、结构调整、生产服务等提供参考依据。但准不准,其实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如果准确度不够,那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展望的意义。所以,在近两年中,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对以往展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尤其是今年,特别对过去11年的展望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对比。

  新京报:预测结果如何?

  许世卫: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当年产量预测平均准确率为97.3%,这是什么意思?当年产量预测准确率,就是我们4月份公开发布的展望预测值,与次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对比的精准度,18个品种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7.3%。其中个别的准确率超过了99.5%,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涉及的18种农产品,产量长期预测准确率是88.3%。所谓长期预测准确率,是指当年发布的预测值与后续10年实际数据的对比准确度,目前只有2014和2015这两个十年前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结果。

  从增长到下降,食物在变化?

  新京报:今年的报告中,提到有一些农产品种类未来的需求会降低,为什么?

  许世卫:总体来说,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食物消费需求总量还在呈现增长趋势,不少还都是刚性需求增长。但同时,一些农产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口数量的减少,消费理念的改变等,其消费增长势头在放缓,还有些在基本稳定的状态下,出现轻微的下降。比如,稻谷和小麦是口粮消费的主体,但我们的模型分析,未来会有缓慢下降趋势。再如猪肉,分析表明,未来产量和消费量均呈现稳中有降趋势,到2034年,产量预计为5452万吨,比基期减少4.0%,消费量预计为5492万吨,比基期减少5.5%。

  新京报:还有哪些会下降?

  许世卫:油料的需求,未来会有小幅缓慢下降。这有多重因素,比如人口结构变化,消费理念的变迁,尤其是消费理念,我国油料的消费量非常大,大油大盐的习惯还没有完全扭转,但健康饮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方面的影响会逐渐显现,使得油料的消费量降下来。

  新京报:哪些会有明显的增长?

  许世卫:随着大食物观的普及,食物的来源越来越丰富,许多我们原本比较少用的食物,进入了人们日常的食谱,许多原本消费量较少的,逐渐变多。正如前不久刚刚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未来人们摄入的营养素总量是比较稳定的,只是营养来源结构不同,更加健康和合理了。从具体的种类来说,比如奶的消费量会增长,我们预计到2034年,人均年消费量会增长到49.2公斤,比现有增长30%以上。而此前,主要是由于消费观念和习惯以及生产能力等原因,我国居民对奶的消费量一直是比较低的。再如水果、水产品等,也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周怀宗
 文章来源:新京报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