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嘉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夏粮收购现场繁忙而有序,几位种粮大户正将车上的小麦卸下。
“从水分、杂质等指标来看,这批小麦达到了优质标准。”经过检验,现场工作人员时胜星说。一旁,自动化卸粮设备的传送带“嗡嗡”运转,金黄的粮食如同瀑布般流入粮仓。
对售粮者来说,粮食收购企业能否正常付款至为关键。“如今都是‘钱等粮’,只要粮食检验合格、顺利入库,财务人员就会立刻启动打款流程。”山东嘉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庆峰说。
“公司资金充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认缴了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获得相应的信保额度。”殷庆峰说,公司资金需求存在季节性,夏秋粮收购高峰期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如果能及时获得短期贷款,就能解燃眉之急。
农发行嘉祥县支行行长马骏介绍,山东嘉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认缴粮食基金以来,银行累计为该公司配套提供了约1.91亿元的信保额度支持。“企业使用的是循环贷款,这种模式较为灵活,在批准的额度和期限内可随用随借、随收随还,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为推动破解粮食收购企业融资难题,山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风险共担”的原则,创新财政与企业共同出资的模式,设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为粮食收购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更好引入资金“活水”。
在山东,粮食基金在为粮食收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为行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带来更多可能性。
广饶县汇通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岩介绍,他们正推进广饶汇通粮食交易智能云平台及8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建设项目,打造集现代物流与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完成后,公司的粮食年购销总量预计将达到80万吨,同时推动我们当地农业产业化及订单农业发展。”
“山东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2.0启动。”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7月10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新闻通气会,详细介绍了政策出台背景、优化调整内容以及核心服务方式。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鲁粮发〔2025〕2号)(以下简称《办法》)于5月30日正式施行。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财务处处长李剑介绍,山东于2021年首次建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目前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全省共设立21支基金,为百余户企业提供贷款超190亿元,有效缓解了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随着粮食购销形势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制度体系也需要调整完善。与2021年版《办法》相比,新办法在支持力度、灵活性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均有很大调整。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解淑媛介绍,首期基金取得丰硕成果。省级财政和认缴企业按照1:3配比出资,基金累计募集资金2.6亿元,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撬动合作银行为61家粮食企业发放贷款153笔、25亿元,综合放大倍数达12.21倍,覆盖全省14市42个县(市区),帮助企业收购粮食约120万吨。加入基金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为民营企业,较好的体现了基金的普惠作用。
李剑说,通过一系列举措,力争让更多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能够便捷享受政策红利,切实保障夏粮收购资金供应,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7-23]
-
[07-23]
-
[07-23]
-
[07-23]
-
[07-23]
-
[07-23]
-
[07-23]
-
[07-23]
-
[07-23]
-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