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85,以下简称“大北农”)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87.67亿元,归母净利润约3.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91%;扣非净利润约2.21亿元,同比增长111.02%。盈利规模与质量实现双重飞跃,充分彰显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业务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生猪利润涨势如虹 饲料种业双轮驱动领航行业
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等措施,以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着重强调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行业政策引导下,大北农精准把握发展机遇,成功实现业绩显著提升。报告期内,生猪销售均价同比实现上升,而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显著降低,价格与成本的双重积极变化,推动公司生猪业务利润大幅增长。全年公司养猪收入达到62.78亿元,同比增长10.10%;控股及参股生猪养殖净利润合计约11.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11亿元。
近年来,大北农生猪出栏量持续稳步提升,从2020年度的185万头增长至2024年度的640万头。在养殖模式方面,公司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支撑与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构建起以“自繁自养”为试点示范、以“公司+生态农场”为主体的养殖模式。报告期末,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已覆盖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合作生态农场(农户)数量超过2000家。
在饲料业务领域,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大北农已成为行业龙头之一。2024年,大北农饲料产品收入为190.5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66.24%;饲料销量为540.55万吨,凭借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市场口碑,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大北农种业产品在2024年实现收入14.25亿元,同比增长1.40%。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合计销售数量可观,其中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11%,展现出种业板块的发展活力。
多元布局与创新驱动 筑牢行业领先地位激发强劲发展动能
自1994年成立以来,大北农经过多年精心布局,逐步构建起围绕作物科技和动物科技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公司从饲料业务起步,逐步向种业、动保、疫苗、种猪及生猪养殖等多个领域拓展,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全覆盖,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始终是大北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2年底,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正式投入使用,配套仪器设备1,200余台套,是综合性农业科技企业创新园,致力于建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硅谷”、全球农业创新高地。围绕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未来将以多种方式在国内外建立多个优势生命科学研发平台,以粮食安全、现代食品、绿色发展和生物信息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产业实际需求,实现前沿技术突破,产生一批原始创新成果。
2024年,大北农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共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其中牵头1个、共建1个)、4个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以及8个省(市)级研发平台,同时还获得了众多荣誉资质。这些丰富的科研平台和资质不仅充分彰显了大北农强大的研发实力,更为公司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践行公益使命,彰显企业担当
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大北农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教育帮扶、科技奖励等方式回馈社会。2024年,大北农设立“大北农公益基金”,面向国内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县组织开展教育帮扶助学筑梦行动;同时,大北农科技奖也成功评选出73项获奖成果,奖金总额达1000万元,有效激发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大北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承“强农报国,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围绕作物科技和动物科技两大产业领域,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同时,还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号召,通过产业扶贫、教育帮扶等方式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