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进入降雨季,如出现连续降雨或大范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玉米等粮油作物排水不畅或低洼地块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涝害,受涝之后由于土壤湿度过大作物下部叶片先枯萎,中上部叶色变浅,生育期推迟,或出现倒伏,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针对玉米等粮油作物发生涝害,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一、第一时间排水降渍。降雨后发现田间积水地块要尽快采取措施排除,疏通田间沟渠,降低土壤湿度,如在低洼处或地头挖沟或使用抽水机将积水排除田外。
二、及时追肥。降雨造成积水浸泡内涝,会导致土壤养分严重流失脱肥,要及时追施尿素等,促进玉米恢复健壮;同时,可在喷施叶面肥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等,以加速玉米生长。
三、中耕松土。内涝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致使玉米根系活力下降,抗倒伏能力低下,针对播期较晚,现在还未进入拔节期的玉米,要及时中耕松土,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及时中耕1~2次进行松土,破除板结,防止沤根,增强根系活力和植株抗倒能力。
四、早扶倒伏植株。强降雨伴随大风天气后,玉米等粮油作物可能出现倒伏。倒伏玉米茎叶重叠不利于通风透光,造成田间郁闭,会引起病虫害蔓延而减产。因此,要尽早扶起倒伏的植株,如果倒伏发生在拔节前,玉米自身有一定的恢复直立能力,不必人工扶直。如果倒伏发生在抽雄后,必须人工扶起,但要尽快扶起,最好在2~3天内完成。
五、做好病虫害防治。玉米内涝后植株长势较弱,抗病、抗虫能力都不强,加上降雨会加速病虫害的发展和传播,因此在玉米发生涝害的时候,要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和病虫害的防治,注意病虫害的控制蔓延。
六、涝害严重地块尽快补种。若受灾严重,出现心叶、茎秆坏死、长期泡水等现象,导致作物无法恢复生长,要尽快想办法排掉田间积水,随后及时考虑毁种补种。代替作物可以选择生育期短的甜、糯玉米、向日葵、绿豆、荞麦以及萝卜、白菜等蔬菜。
七、关注气象预报,做好巡田。建议广大种植主体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做好巡田工作,发现涝害及时采取措施排涝;结合作物长势及水肥、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精准做好田间管理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