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东北春玉米处于籽粒建成至乳熟期,黄淮海夏玉米处于抽雄吐丝至籽粒建成期,西南及南方春玉米处于乳熟期至成熟期、夏玉米处于抽雄吐丝至籽粒建成期,是玉米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实施“一喷多促”的窗口期。各地要抓紧开展“一喷多促”作业,促进玉米稳健生长、灾后恢复、灌浆成熟、单产提升。
(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东北地区突出应对根系早衰、植株倒伏和早霜风险,早霜高发地区因地制宜使用含腐殖酸水溶肥及胺鲜酯类等增强低温抗性的肥药复配剂。黄淮海地区中南部重点关注高温对穗分化和授粉结实的影响,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着力强授粉、保结实、补养分、促生长;北部重点关注暴雨影响,加强生长调控和养分补充,及时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西南和南方丘陵区重点关注春玉米灌浆结实增粒重和适期减损收获,夏玉米促进生长和养分补充。
(二)精选药肥,优化配方。根据玉米实际需要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确定喷施配方,严格按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菌剂等使用要求混合,不得违规混配。玉米生长调节剂可选用三十烷醇、噻苯隆、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嘧菌酯·丙环唑;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叶面肥可选尿素、磷酸二氢钾、微生物菌剂、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殖酸水溶肥、含海藻酸、壳聚糖水溶肥等。
(三)科学喷施,提高效果。优先选择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也可视情况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进行喷雾作业,尽量赶在蜡熟期前5—7天完成。植保无人机飞行速度5—7米/秒,施药液量1.5—3升/亩,并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喷雾助剂,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药剂按标签剂量二次稀释现配现用;飞行高度根据无人机载荷重量适当调整,载荷重量50升以下的机型飞行高度距玉米冠层2—3米,载荷重量50升以上机型飞行高度距玉米冠层2—4.5米,防止吹断玉米茎秆。宜优选上午10点前或下午4时后,风速≤3级时作业,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防止药液在叶面快速蒸发失水;24小时内遭遇中雨以上时需及时补喷,保证防治效果。生物或非生物胁迫重发田块,可正常喷施作业7天后酌情加喷一次。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11]
-
[08-11]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