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旱生虫、涝生病”,今年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生长过程中,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当前玉米叶螨进入危害高峰期。8月12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提醒各县(市、区)立即采取行动,积极查治玉米叶螨危害,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记者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当前,我市秋作物主要虫害有叶螨、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白粉虱等,部分田块叶螨虫口密度大,对秋作物危害严重。
“叶螨就是红蜘蛛,在高温干旱极端天气下,其繁殖快、扩散快、危害重。另外,甜菜夜蛾食性杂、繁殖快、抗性强、难防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加汇表示,应积极推广新型农药制剂及生物防治技术,采用溴虫氟苯双酰胺、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等新型农药及复配制剂进行防控,有效防治抗性甜菜夜蛾。
“虫口夺粮”刻不容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议农户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突出重点一喷多效三项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即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螨虫的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秋后深翻土地和灌水,减少虫卵,降低明年发生基数。
化学防治,即均匀喷施联苯菊酯、乙螨唑、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保证药液喷透、打透,防止螨类害虫蔓延。
突出重点一喷多效,即对于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害,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虱螨脲等及其复配制剂进行施药,防治蚜虫可加入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对于病害,可选用丙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高效药剂,提倡采取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科学配伍、一喷多效。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14]
-
[08-14]
-
[08-14]
-
[08-14]
-
[08-14]
-
[08-14]
-
[08-14]
-
[08-14]
-
[08-14]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