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陕西省财政厅坚定不移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将粮食稳产增产作为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农产品等中央农产品保供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陕西省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先后印发《粮食安全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工作重点,系统部署推进。陕西财政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中央预算内、一般性转移支付、土地出让收入、国债等资金来源,全力保障粮食领域资金需求。“十四五”以来,共投入394亿元。通过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从2021年的4506.45万亩提高到2024年的4547.82万亩,粮食总产从1270.4万吨提高到1352.29万吨,粮食单产从281.91公斤提高到297.35公斤。
陕西财政聚焦降低农民种粮成本,支持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持续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聚焦提升粮食单产,支持实施扩种油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小麦“一喷三防”等农业技术,推动千镇共建“三主融合”展示田和“吨粮镇村”高产提升,持续提高粮食单产。聚焦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压实各级财政投入责任,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每年安排10亿元,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建设,引导推动全省现代种业发展。聚焦抓好农业防灾减灾,针对农作物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早动手、早作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利益,坚决守住国家的“粮袋子”和农民的“钱袋子”。
同时,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等信息化系统,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绩效管理和资金监管。在资金分配环节,充分考虑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市县财力情况等,向粮食主产县和财力薄弱县倾斜,同时,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明确资金使用的具体目标。在资金使用环节,利用信息系统预警分析功能,实时监控政策落实、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提醒纠偏,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在资金监管环节,对部分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强化结果运用,将预算安排和配套资金落实、支出进度等挂钩,对工作良好的市县予以正向激励。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15]
-
[08-15]
-
[08-15]
-
[08-15]
-
[08-15]
-
[08-15]
-
[08-15]
-
[08-15]
-
[08-15]
-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