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等制种玉米主产区出现阶段性高温高湿天气,导致玉米青枯病在局部地块发生。据植保部门系统监测,玉米青枯病于8月上旬开始发生,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甘州区沙井镇、碱滩镇,临泽县倪家营镇等连作年限较长的区域。发病田平均病株率4.7%,严重地块发病率最高达33.5%,个别田块因发病过早已出现连片枯死现象。综合我市8-9月降水偏多的气候特点、当前发病情况和历史资料分析,预计全市玉米青枯病中度偏轻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如果防治不力,将会造成较大损失,需密切关注并做好防治工作。
1、加强监测调查,及时指导防治。当前是制种玉米产量和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青枯病发生高峰期,必须把监测预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玉米青枯病进行系统监测,掌握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面上防治,确保防治及时有效。
2、及时做好防治,遏制扩散蔓延。由于玉米青枯病多在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原因是病原菌侵入根部,造成根腐,影响玉米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和水分的能力,如遇高温或大风叠加,容易造成叶片青枯,严重时可引起整株提前干枯死亡。防治中要以预防根腐为主,营养保障和提升抗逆能力为辅,可选用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及三唑类农药等药剂+赤·吲乙·芸苔或芸苔素进行灌根处理。此外,需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频率,避免田间积水,但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为玉米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增施促根肥,增强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3、加强宣传指导,提高防控水平。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玉米青枯病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加强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提高防治效果。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