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万物丰茂。河曲县旧县镇抢抓秋粮生长关键期,紧盯农田管护重点,以高效灌溉技术为抓手,全力保障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水肥需求。从水浇地的粮食作物到旱地的特色经济作物,该镇以“精耕细作”态度抓实田间管理,通过"滴灌+喷灌+管灌"技术集成应用,实现节水30%、增产15%的双重效益,为黄土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你看我这片玉米地,长势相当不错,绿油油的一片,全凭浇水及时合理的安排,今年秋天一定有个好的收成”。旧县镇旧县村村民苗玉根开心地说。
走进旧县镇,连片的玉米秆挺拔翠绿,谷子、高粱穗初显饱满,田块如绿毯铺展,作物长势喜人。为精准供水肥,镇内大面积推广滴灌、喷灌与管灌技术:滴灌沿根系精准送水肥,减浪费、降杂草;喷灌按地块灵活调,覆盖多作物、防土壤板结;管灌适配不同田块,高效保障供水,三者共同实现“轻管护、高产出”目标,管护效率较传统灌溉提升30%以上,构建起"天旱有水、涝时能排"的现代农业灌溉体系。
旧县镇副镇长何志光说:“我们今年建成了覆盖3000亩耕地的灌溉项目,涉及旧县镇小五村、杨家沟、纸房沟三个行政村。这个项目就是为了保障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渴了有水喝、喝得科学’。有了这个项目打底,以后就算碰上旱情严重的年份,我们也能更有底气应对,提前做好灌溉调度,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对收成的影响,增加农民收入。”
旧县镇今年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覆盖耕地3000亩,其中喷灌639亩、滴灌282亩、管灌2079亩,同步安置喷灌、滴灌、管灌三类灌溉设备共667个,实现农田逢旱能灌的良性循环。依托该项目及完善灌溉设施,镇内水浇地为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生长提供重要保障;今年入夏以来,镇政府将水浇地作物管护列为农业重点,组织农技人员勘察地块,按作物生长需水规律制定方案,确保每块地都喝上“及时水”“适量水”。
在抓好水浇地作物管护的同时,旧县镇3600多亩旱地红葱的田间管理也同步推进。红葱依托耐旱特性扎根旱地,目前正进入生长旺期,在上炭水村的红葱田里,农户们忙着除草、为葱苗覆土固根、施加有机肥,劳作身影与连片灌溉农田相映成趣,勾勒出秋季农业生产的生动图景。
从玉米田的郁郁葱葱到红葱地的生机勃勃,旧县镇以精细化管理绘就“粮丰业兴”图景,用生动实践印证了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智能灌溉系统正源源不断输送着丰收的动力,沃野田畴间,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21]
-
[08-21]
-
[08-21]
-
[08-21]
-
[08-21]
-
[08-20]
-
[08-20]
-
[08-20]
-
[08-20]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