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东北亚国家持续推动区域开放合作
/yumi/ 2025年9月16日 新华社
广告

  在近日于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亚博览会)上,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嘉宾、上千家企业代表会聚一堂,共议开放合作。作为全世界唯一由东北亚区域六国共同参与并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性综合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成为观察区域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

  区域经贸合作展现强劲韧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却展现出强劲韧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达90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近15%。中国长期保持东北亚五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韩国、日本分列中国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中日韩三国形成高度互补的产业生态,中俄贸易额稳步增长,中蒙经贸合作也在能源、农牧等领域持续拓展……东北亚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是贸易数据背后坚实的支撑。

  8月27日,参观者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吉林现代化产业展区参观。

  一只只俄罗斯帝王蟹从珲春口岸“走”上中国百姓餐桌,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货物驶向欧洲,一场场经贸洽谈会密集举行……繁忙的经贸活动,是东北亚区域合作韧性的微观缩影。

  在东北亚博览会现场,7.3万平方米展区内,3620个展位鳞次栉比,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会聚一堂,从吉林的人参深加工产品到韩国各类护肤品,从氢能装备模型到无人机产品,琳琅满目的展品映射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徐博认为,中国稳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区域协同合作与互利共赢提供广阔空间。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结构互补,合作底蕴深厚,区域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东北亚区域合作拥有深厚基础。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招商引资和创新发展局局长鲁斯兰·扎里瓦茨基表示,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该区首要贸易伙伴,2024年对中国的贸易额占该区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希望未来中方伙伴能将市场与我们的资源和物流相结合,放大协同效应”。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韩国汽车产业有深厚积累,双方在该领域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

  深化区域协作,各国好物出海,各方共拓市场。“过去我们的玉米按斤卖,现在论穗卖,价格翻了好几倍。”吉林省乾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敬然指着包装精美的鲜食玉米说,“通过电商平台,我们的产品走出中国,卖到日韩市场。”

  跨境物流不断完善,区域贸易“血管”“脉络”更加畅通。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东北地区加快通道建设,加速向北开放。8月25日,中国一汽发出的中欧班列满载红旗、解放、奔腾等品牌车型高端零部件产品从长春驶向欧洲,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18天。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工作人员熟练地分拣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各类货物。“下单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客户在5到10天即可收货。”吉林省珲春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磊说。

  “链上合作”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放眼东北亚,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互补,应对全球性挑战与变局,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东北亚国家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商缘相连,要素禀赋互补优势明显,区域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商务部副部长鄢东表示,近年来,中国同东北亚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走进东北亚博览会现场,展位林立、人头攒动的场面,将产业互补、区域经济合作的图景具象化展现在眼前。

  东北亚博览会是特色商品的展销台。唐山梦之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垂直起降巡查机、物流载重无人机等产品吸引许多目光。公司总经理孟益民告诉记者,已有来自俄罗斯、韩国的多名参展商表达了无人机物流运输、地形测绘等采购需求,期待后续与更多外商开展合作。蒙古国工商会对外联络部部长恩和扎亚告诉记者,蒙古国冬季气候寒冷,气候与中国东北地区相近,蒙古国的羊毛制品很受中国东北地区消费者欢迎。

  东北亚博览会是洽谈项目的会客厅。扎里瓦茨基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带来多个跨境合作项目,目前已与两家中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他希望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畅通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物流通道,让更多俄罗斯产品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

  深化区域协作是多国客商的共同愿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驻华代表叶莲娜·科拉夫作佐娃说:“中国是我区主要贸易伙伴,中俄双方在农产品方面合作意愿强烈,滨海边疆区愿继续向中国出口大豆、鱼类、蜂蜜等绿色产品,我们也始终欢迎中国客人来领略滨海边疆区的秀美风光。”

  逆风前行,经贸纽带愈拧愈紧。近年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入实施,大图们倡议合作保持良好势头,区域各经贸机制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李兴乾表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开放合作,产业链供应链日益融合,传统产业合作基础稳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合作不断拓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会的外国嘉宾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人参·梅花鹿专区了解展出的人参精深加工产品

  “东北亚地区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中国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俄罗斯的能源资源、日韩的半导体和精密仪器、蒙古国和朝鲜的矿产资源等,形成产业互补链条。”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李梦龙表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链上合作”正成为各国突破发展瓶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发展

  从货物贸易到技术互鉴,从能源合作到人文交流,东北亚区域合作正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双向投资金额超过70亿美元,投资合作领域逐步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

  新质生产力成为多国客商关注与合作的热点。在东北亚博览会现代化产业馆,一汽智能网联汽车、长光卫星的“吉林一号”星座模型、大疆无人机等科技创新成果琳琅满目。

  东北亚博览会现场,几台正在高速编制棉袜的3D织袜机引起诸多展商关注。吉林辽源亲相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博介绍说,该设备可现场订制图案织到棉袜上,也可输入图案批量生产,满足多样需求。俄罗斯参展商雅罗斯拉夫·鲁迪克说:“这种定制化生产模式很符合当下市场需求,未来会考虑引进这类设备。”

  新能源产业正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过去,中国同俄罗斯、日本、蒙古国等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开展了长期合作;如今,氢能等清洁能源正成为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新焦点。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氢氨部部长长谷川浩之说,中国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推广速度不断加快,双方可在电解水制氢等电力消纳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

  区域经贸合作的深化,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支撑”。多国代表认为,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更是人文交流的桥梁。“我们期待未来中日双方能在青少年交流、环保、数字化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日本宫城县经济商工观光部副部长千坂守说。

  近年来,东北亚各国民间往来热度持续攀升。“这些民间交流活动是夯实区域合作根基的重要力量。”李梦龙表示,“当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彼此欣赏时,经贸合作自然会水到渠成。”

  合作共赢的大潮奔涌向前。当前世界正经历复杂变革,但东北亚各国对开放合作的追求从未改变。东北亚区域各国友好人士的声音和行动,共同传递着一条信息: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终是人心所向。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褚晓亮 段续 唐成卓
 文章来源:新华社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