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大兴安岭“十四五”粮食安全实现“双升级”
/yumi/ 2025年9月25日 大兴安岭日报
广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十四五”期间,我区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在黑土地上写下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答卷,用连续丰收的成果和坚实的储备,为区域粮食安全筑牢屏障。

  五年来,全区种植业紧扣“稳面积、增单产”目标,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30余项,实施面积2168万亩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54万亩。大豆大垄密植、“垄三”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落地,彻底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回答了“如何种好地”的时代之问。

  大兴安岭聚兴大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王永深有感触:“过去全凭经验种地,产量始终上不去。现在技术员经常深入田间指导,推广新技术。我家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后,产量提高了两成以上。”

  良种是丰收的“芯片”。以岭南和加区为中心,全区已引进筛选出20个适宜种植推广的大豆优良品种,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从259.29万亩稳步增至259.6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225万亩以上,2022年达到247.59万亩。粮食产量也从4.69亿斤提升至5.46亿斤。这一连串数字,正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生动实践。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石鹏飞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良种推广和技术赋能,帮助农户破解种植难题,在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实现大豆产能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长16.4%。”

  如果说农业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前端保障”,那么科学储粮便是“后端防线”。“十四五”期间,全区粮储部门全面推进粮食收储信息化建设,先后争取省投资金52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92万元,企业自筹资金80余万元,完成了3户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信息化监管项目建设。累计安装摄像头185个,实现库区进出口、称量等环节视频监控全覆盖,配备粮面异动、区域入侵等22项预警功能,实现粮食数量、粮情实时监控。

  丰收的喜悦更需要顺畅地流通来实现价值。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等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共收购粮食约107.7万吨。粮食市场化收购比例大幅提高,既杜绝了“卖粮难”问题,又通过高效流通让“好粮卖出好价钱”。地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张跃科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地区粮储局切实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担当,全力推进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数字龙粮’系统精准捕捉粮情动态,构建起‘实时可视、智能预警、动态监管’的粮储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不断强化粮食收储、仓容、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实现了收、储、销全链贯通,筑牢祖国北疆粮食安全防线。”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节点回望,一粒粒饱满的粮食,既是农业与粮储部门协同作战的勋章,也是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从精耕细作的黑土地到科技赋能的智慧粮仓,从品种的迭代升级到市场的顺畅流通,我区正稳步行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道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王欣丽
 文章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