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大地披金,丰收的喜悦在每一寸土地上洋溢。在方山县积翠镇胡堡村,一颗颗饱满的“黄金玉米”正串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鲜”食奇迹,它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串联起从田间到工厂、从生产到增值的全产业链条,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崭新活力。这颗小小的玉米,正以其科技化、链条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方山县的特优农业品牌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谱写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丰收曲”。
在方山县胡堡村山西晋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玉米种植基地里,连片的玉米生机盎然。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农户与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玉米收割作业,广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是晋宝农业最新采购的3台玉米收割机首次投入使用,这背后,是保证鲜食玉米在“黄金三小时”内实现速冻锁鲜的新尝试。
走进晋宝农业的现代化加工车间,生产线上蒸汽升腾、机器轰鸣,一整套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工人们将刚刚运抵的玉米穗送入自动化加工设备。经过筛选、蒸汽枯萎、剥皮、掐头去尾、高温蒸煮等多道工序后,玉米被送入零下42摄氏度的速冻隧道,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从鲜穗到冻品的华丽转变,最终被放入冻包后入库保存。
山西晋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旺:在田间地头建工厂,是我们对效率与品质的极致追求。2025年,晋宝农业与农户签订2000亩新品种示范基地,同时订购英虎牌茎穗双收机3台,从采摘、运输、加工、包装到储存,一条龙作业,全程不超过三小时,缩短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确保每一份产品的新鲜与纯正。
目前,晋宝农业已在方山县马坊镇、积翠镇建成3000亩甜糯玉米种植基地,配套一条2000万穗鲜食玉米加工速冻生产线和3个冷库,真正实现了“订单化生产、工厂化管理、标准化种植、产加销一体化运营”,不仅保障了原料快速度进厂,更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玉米皮被加工为优质牛饲料。据统计,每亩玉米可产生2吨秸秆饲料,每吨玉米可产出加工剩余玉米皮0.3吨。全年总计可产出玉米皮1710-1800吨、饲料13100-13800吨,可保供4500-5000头牛全年圈养需求,既延伸了产业链,也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山西晋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工人 李小芳:自从村里开了个甜玉米加工厂,我就一直在这边打工,现在在这边工作已经三年多了,每月能挣3000多,在家门口还能挣钱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在外面强多了。
如今,胡堡村的甜糯玉米产业已成为方山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晋宝农业的鲜食玉米加工项目不仅是一条产业链的延伸,更是方山县探索“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生动实践。随着产能扩张、品牌崛起和循环经济模式的落地,这颗“黄金玉米”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山西晋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旺:下一步,晋宝农业将继续深入以“鲜”为本的信念,不断创新,稳扎稳打,力争在2026年实现产量翻番,让方山鲜食玉米成为更多家庭的餐桌首选,带动更多方山人增收致富,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9-26]
-
[09-26]
-
[09-26]
-
[09-26]
-
[09-26]
-
[09-26]
-
[09-26]
-
[09-26]
-
[09-26]
-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