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科左后旗,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这里不仅是科尔沁牛的核心产区,更是全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2025年,全旗肉牛存栏量达93.99万头,出栏27.85万头,75%以上的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中获益,产业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科左后旗70多年坚持品种改良、创新养殖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的持续努力。
品种优良:七十年匠心育好牛
科左后旗的肉牛改良史可追溯至1953年。通过引进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历经本交改良、人工授精、颗粒冷冻精液输精、细管冷冻精液输精技术等阶段,培育出以“科尔沁牛”为代表的优良品种。良种率达到98%,其牛肉以鲜嫩多汁、草原清香闻名,被命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这一品种不仅适应北方自然条件,更以抗病性强、遗传稳定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模式创新:“小规模、大群体”带动农牧民增收
科左后旗创新推行“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全旗近50%的农牧户参与肉牛养殖,户均20头。通过打造25个示范村、265个示范户,建设万头育肥基地1个、千头养殖场7个,推动产业从分散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升级。目前,全旗拥有家庭农牧场1440个、合作社1250个,形成“支部引领+典型带动”的发展格局,让肉牛产业成为富民强旗的主导产业。
链条延伸:从养殖到加工,价值留在当地
为实现“不做原料输出地”的目标,科左后旗全力补齐屠宰加工短板。旗内现有规模以上屠宰企业1家、在建2家,深加工企业4家,在建深加工项目2家,形成冷鲜肉、熟食加工、副产品精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2025年1—8月,全旗屠宰加工肉牛2.57万头,预计全年达4.9万头,本地转化率显著提升。
政策赋能:金融、防疫、饲草全方位保障
当地旗委、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搭建政企农金融平台。截至8月底,全旗养牛贷款余额58.87亿元,占贷款总额43%。防疫体系实现旗镇村三级覆盖,配种员、防疫员、基层兽医“三员合一”,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达100%。饲草方面,坚持“为养而种”,种植青贮玉米190万亩,年产青贮560万吨,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应对挑战:产业韧性凸显发展潜力
面对牛肉进口增加和市场价格波动,科左后旗产业体系展现出较强韧性。通过推广科学养殖、强化技术服务、推动深度育肥,帮助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目前,全旗未出现大规模抛售弃养现象,农牧民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
未来,科左后旗将继续坚持西门塔尔牛改良方向,夯实母牛繁育基础,突破育肥与加工短板,推动肉牛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升级,打造全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旗,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9-28]
-
[09-28]
-
[09-28]
-
[09-28]
-
[09-28]
-
[09-28]
-
[09-28]
-
[09-28]
-
[09-28]
-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