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期间生猪现货出现大幅下行,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期货盘面大幅下跌,近月合约2511一度跌超6%,出现较强的恐慌性情绪。从节日期间现货表现看,基本延续节前集中抛售、现货下跌的状态,集中抛售导致的价格负反馈螺旋暂未缓解。
供应端因产能高位持续高位,市场已有部分预期,而需求端表现“旺季不旺”导致节后盘面出现明显的跟跌。中秋国庆假期并未有效提振消费,时间上腌腊需求也尚未启动,导致屠宰企业白条猪肉走货不畅,随着屠宰量指标的快速走强,承接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现货出现大幅下挫。
前期报告强调,短期供应压力会阶段性兑现,新生仔猪指引的供给压力可能在四季度集中呈现。双节临近可能会带来短暂的备货需求,猪价存在止跌甚至小幅反弹的契机,但在供应过剩的大背景下,反弹空间预计有限。供给仍是现阶段主导因素,若后市消费增量不及预期,猪价仍有下跌风险。
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政策调控,从17年以来生猪市场重要调控政策复盘,可以观察到政策调控的时机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逆周期调节特征,而由于养殖周期的存在,生猪市场产能的去化或恢复也需要时间,政策调控效果可能存在较长的时滞。面对过剩产能,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调控政策,然而,去产能是一个漫长且缓慢的过程,需要周期的力量去推动。
从我们跟踪的高频数据看,市场呈现出恐慌性抛售迹象,可能需要经历一轮集中式的压力释放后才能再度企稳,变盘关键在于屠宰量指标能否出现下行。生猪市场当下确实正处于供需失衡带来的“至暗时刻”,并且短期内难以迅速扭转。
操作策略:
生猪价格的企稳回暖中长期来看取决于过剩产能能否得到有效、深度的去化。市场短期交易的重心仍在现货,抛售压力未缓解的背景下,存在套保利润的合约可能仍有下行空间。反套策略存在阶段性优势,但需注意抛售情绪企稳后的风险。(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0-11]
-
[10-11]
-
[10-11]
-
[10-11]
-
[10-11]
-
[10-11]
-
[10-11]
-
[10-11]
-
[10-11]
-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