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济南,笼罩在一片连绵的雨幕之中。雨水敲打着农田、道路以及日夜轰鸣的烘干塔。
“都说今年雨水大,没想到这么大。”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大高村的信鼎家庭农场内,负责人高波站在车间门口,望着淅沥不停的天空,眉头紧锁。这位从16岁便开始与土地打交道、年过花甲的老农人,用“数十年未见”来形容今秋的雨情——水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超乎他的经验范畴。
在南芽村,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院内,两台烘干塔正开足马力运转。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赵建鹏告诉记者:“从9月27日持续降雨开始,我们就24小时不间断收粮、烘粮。”这家以“90后”新农人为主力军的公司,在秋收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工人们穿着雨衣在雨中忙碌,虽面容疲惫,手上的活儿却丝毫不慢。
持续阴雨天气给正值“三秋”关键期的济南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秋粮的晾晒与收储环节压力陡增,如何守住来之不易的耕种成果,成为当务之急。
信鼎家庭农场承包着7000多亩土地,是当地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然而,今年地里的玉米却因雨水浸泡,大型农机具难以下地作业。
“心里急啊!”高波的焦虑写在脸上,也刻在每一个坚守土地的农民心里。他每小时都要查看一次天气预报,期盼着雨停,哪怕只是短暂的“降水间隙”,也能让他们冲进地里“抢”回一点粮食。“往年风调雨顺,集中收割,两周时间基本就结束了。今年这战线拉得太长了,成本倍增。”高波算了一笔账:往年玉米水分含量约30%,今年却高达48%,这不仅意味着烘干难度陡增,需要多次返工,更直接导致“每斤烘干的成本比往年涨了3分钱”。对于数千亩的规模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额外负担。
大约两周前,当持续降雨初露端倪,信鼎家庭农场内的3台烘干塔便进入了“战时状态”。它们如同钢铁巨人,24小时不间断地发出低沉的轰鸣,日烘干能力达300吨至400吨,成为阴霾雨幕中令人心安的存在。
“只要粮食没有变质,我们照单全收。”高波的话语朴实却坚定。每天,都有周边乃至济阳等邻近区域的粮户,冒雨将抢收出来、湿漉漉的秋粮运到农场。几十年与土地打交道,让他对农民们的焦虑感同身受。“看到前来送粮的农民眼泪汪汪,我的眼眶也湿润了。”这份共情,转化为了“应收尽收”的实际行动。他毅然扛起了远超往常4倍的收粮量,尽管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更繁重的工作量和更大的经营风险。
为了兑现“粮食送到厂,必定完成烘干”的承诺,高波和他的团队拼尽了全力。他定下铁律:进入农场的粮食,必须在30小时内完成烘干。因为在持续高湿环境下,粮食随时面临发霉变质的风险。工人们“没黑没白连轴转”,吃住在农场里。人手紧缺时,高波甚至从儿子经营的企业临时调配人员,宁可让企业停工数日,也要全力保障秋粮抢收。
截至10月10日,送到信鼎家庭农场的所有粮食,已全部完成烘干处理,并作为订单发往全国各地。实现了“无囤积、无霉变”的硬核目标。这几天,随着送来烘干的粮食量略有减少,高波和工人们才得以“暂时歇一口气”。
经历此轮阴雨天气的考验,高波对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抗风险能力有了更深远的思考。“我们计划明年再建一台烘干塔。”他指着场区一角,目光坚定。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农场已具备自主研发制造烘干塔的能力。厂里引进的工程师,能够自主完成图纸设计和设备制造。现有的3台烘干塔中,就有一台是“农场智造”。“等第四台烘干塔投入使用,日烘干量预计能再提升100吨到200吨。”高波说道。
作为济南219处粮食烘干服务点之一,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这个秋天扮演着特殊角色。
“我们两台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烘干塔全天候运转,今年又新建了一个两万吨的标准仓。”赵建鹏介绍,公司总仓储能力已达3万吨。“今年收购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我们做到应收尽收。”
“为了抢收粮食,我们已经连续奋战了10天。”公司烘干中心负责人杨靓杰嗓音沙哑,同事们实行两班倒,吃住都在厂里,随时准备处理突发状况。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交流基本靠喊,很多年轻人的嗓子早已说不出话。
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添添提供了一组数据:从9月底到现在,公司玉米收购量已达6000吨,比往年同期翻了一番。“让老百姓卖粮省心又安心,同时将损失降到最低,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尽管连日加班,国庆中秋假期没放过一天假,员工们却毫无怨言。一名正在操作铲车的年轻员工道出心声:“平时公司对我们很好,关键时刻我们也不会掉链子。抢收抢烘秋粮,我们新农人必须顶上!”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并非只有农场和企业在奋战。章丘区及刁镇街道对秋粮抢收工作高度重视,力量下沉一线,现场调度资源,及时报备粮食烘干点信息,确保周边农户都能知晓并顺利将粮食送达。政府的迅速响应与精准施策,为这场“保粮战”构建了坚实的后盾,打通了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连绵秋雨带来的严峻挑战,山东省已构筑起一张密集的粮食烘干服务保障网,全省集中公布可为农户提供服务的粮食烘干点。政府的有力引导与像济南中发农业这样的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相结合,形成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合力。
夜幕降临,济南中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院内的灯光依然明亮,烘干塔的轰鸣声穿透雨夜,继续守护着农户们辛苦一年的收获。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0-14]
-
[10-14]
-
[10-14]
-
[10-14]
-
[10-14]
-
[10-14]
-
[10-14]
-
[10-13]
-
[10-13]
-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