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发行四川省沿滩区支行紧扣粮食生产关键节点,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部署及总行指导意见,成功投放全市首笔粮棉油种植贷款3150万元,专项用于玉米种植的化肥采购、种子调配及人工开支,为区域粮食产能保障注入政策性金融“及时雨”。
政策“贴农时”,资金 “解燃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粮食生产全周期金融支持”。该行未让政策停留在纸面,而是深研秋耕生产规律——此时玉米种植已进入农资集中采购、人力密集投入阶段,正是种粮主体“用钱最紧”的关键节点。
该行以“全市首笔”玉米种植专项贷款为突破,将资金精准直达涉农企业,通过企业衔接前端种植需求,既解了农时之急,更让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文件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务实支持,实现“政策落地不滞后,资金到位不耽误”。
链上筑闭环,产销 “两头稳”
该笔贷款的落地,让“种植 - 采购 - 销售”的粮食产业链形成闭环。上游种植端,3150万元资金可支撑4万亩旱地玉米培育,按亩均400公斤预期产量计算,未来可稳定产出1.6万吨玉米,为区域粮食供给筑牢“产能底座”;中游衔接端,涉农企业通过贷款提前锁定种植资源,彻底解决“想收粮却无稳定货源”的困境;下游销售端,企业已明确规划,将生产出的玉米销往地方国企客户。
从“种有资金”到“收有保障”,再到“销有渠道”,金融活水顺着产业链流动,而非停留在账面,实现“一环扣一环,产销两头安”。
首贷“树标杆”,支农 “显担当”
作为全市首笔玉米种植专项贷款,该业务不仅填补了区域粮食种植环节信贷服务的空白,更探索出“银行 + 核心企业 + 种植端”的支农新模式。对种粮主体而言,有了资金保障便有了“安心投入”的底气;对企业来说,打通了“产销衔接”的关键通道;对本地产业而言,还间接带动了农资供应、农机服务等配套产业需求。
一笔贷款实现“种植户、企业、产业链”多方受益,让政策性金融支农的担当看得见、摸得着。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复制“紧扣农时需求、贯通产业链条”的实践经验,聚焦粮食种植成本保障、产能提升等核心需求,让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从守护农民耕种的一亩三分地,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棋盘”,该行以金融担当为笔,在服务沿滩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深深镌刻“支农护粮”的初心。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