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持续强化责任落实、优化服务保障、科学防灾减灾、深化产销衔接,统筹推进秋收生产各环节工作,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一是聚焦“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重农抓粮主体责任,面对9月底持续阴雨天气,及时安排部署秋粮抢收工作,压紧压实县乡主体责任。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组下沉各县(市、区)指导抢收,全市秋收工作圆满完成,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稳定粮食生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22.35万亩,预计总产量70.1万吨,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累计投入农业机械1.8万余台套,精准匹配水稻、玉米、大豆等不同作物收获需求。深化多部门协同,推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发放跨区作业证300张,保障农机免费快速通行,强化机具保障;布局9个农机专用加油通道与5座乡村保供站点,创新开展“送油到田”服务,解决农机作业“断油愁”。从机具供应到后勤支撑,形成“调得出、用得上、跑得畅”的农机作业格局,有效对冲阴雨天气影响,为秋粮应收尽收争取宝贵时间。
三是抓好防灾减灾,保障种粮农民收益。通过科学防灾减灾与强化资金补贴,双重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农民种粮收益。构建覆盖生产全过程的防护体系,联合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5次、1100条,成立应急指导组排查安全隐患36处,重点针对玉米、水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培训132期覆盖3237人次,病虫害轻度发生,损失降低。持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机制,配套政策性粮食作物及大豆完全成本保险,补贴保费283.7万元,同时安排市本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对种植大豆、小麦农户分别给予每亩100元、50元专项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四是加强后续管护,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立足“收得好更要管得好”,提前布局秋收后续工作。聚焦农田提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护,积极争取202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着力打造“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紧盯产后减损,组建专家团队指导粮食晾晒、清选与存储,最大限度降低霉变虫害损失,守护丰收成果。抢抓土壤封冻前窗口期推进翻地、深松整地,为冬灌和来年春耕打基础;拓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 利用路径,强化禁烧宣传巡查,实现生态效益与农业效益双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