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草地贪夜蛾入侵 玉米或减产绝收 如何防治最高效
/yumi/ 2025年2月13日 知识局
广告

  草地贪夜蛾堪称我国外来侵入性害虫中威胁极大的害虫之一。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这一举措表明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入侵。经过调查后发现,其受害面积高达1600万亩。

  草地贪夜蛾凭借强大的迁飞能力和广泛的适生性,在我国迅速蔓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威胁。那么,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后,会对玉米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药剂可以用于防治,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玉米的减产呢?

  草地贪夜蛾的特点如下:

  草地贪夜蛾分布极为广泛,其原产地为北美洲。在迁飞过程中,它能够随着气流穿越海洋,扩散到其他地区。此次,草地贪夜蛾是首次大范围入侵中国。

  成虫在夜间进行迁飞,飞行距离超过100公里。因此,它在适应性和适生区域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能力。进入我国后,其适生区域与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存在重叠,这使得它的繁殖和扩散速度非常快。

  韶关格新闻记者采访得知,草地贪夜蛾成虫体色为黄绿色,成年后体长约为3.5cm,腹部有5条纵向分布的白线以及两对白色线斑,在自然状态下呈现成对状态。

  幼虫最初为白色体色,随着发育逐渐变为绿色,后期则变为黑色,并且具有八个近乎成对分布的浅色斑点。其触角呈二分叉状态,前胸面板有高起的隆脊,这是其外部形态特征较为明显的地方。

  草地贪夜蛾对植物具有较高的寄生能力。成虫能够吸食植物汁液,并在嘴后方滋生细菌,进而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影响植物的整体生长。

  幼虫主要以取食植物营养为生存方式,它会钻入植物内部进行取食,脱壳后再继续侵入植物内部,从而导致植物大面积枯萎甚至死亡。

  草地贪夜蛾爆发原因如下:

  草地贪夜蛾之所以在北美洲不受控制地大面积爆发且情况极为严重,是因为当地缺乏与其相匹配的天敌和生物防治措施。而在中国,如果出现相同情况,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对虫情监测不够重视,导致不清楚虫源数量。同时,有效杀灭虫源的时间和节点不恰当,都使得其危害进一步加重。

  此外,农田里的杂草与玉米田相连,杂草中会滋生大量虫卵。消灭这些虫卵对于防止它们侵入玉米田至关重要,然而农田中的野杂草往往难以清理,与玉米田连结处也会不可避免地滋生一定数量的虫源。

  气候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草地贪夜蛾最适合在20 - 30°的天气环境中繁殖,当湿度处于60% - 80%时,能够大量繁殖。

  而且,它能在饥饿环境下存活6 - 12个月。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就会产下虫卵并不断繁殖,这是它们在我国持续存在且危害不断加重的原因。

  最后就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北美洲的自然状态下,草地贪夜蛾已经完成繁殖,很难通过人力捕杀。而人类出行时可能会携带一定量的卵或幼虫进入新环境,造成进一步扩散,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玉米病害及防治措施如下:

  1. 幼苗期

  玉米幼苗期是草地贪夜蛾最容易造成严重伤害的阶段。对于已经受害的幼苗,需要及时拔除,以免对周边其他幼苗产生影响。同时,要选用针对性的药剂进行喷洒,防止草地贪夜蛾滋生。

  具体而言,应选择使用呋虫胺、氟啉虫胺、噻虫嗪等对玉米危害性较小的药剂,以达到控制虫源的目的。一般建议在晚上进行喷洒,因为草地贪夜蛾在夜间活动较为频繁。

  2. 合拢期

  玉米合拢期通常是在播种后35天到65天的时间段内。此时期如果遭受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会导致玉米成棒率降低,出现玉米流胶或烂果的现象。

  而且,叶片受到严重危害会影响光合作用,对玉米的整体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要控制幼虫,否则幼虫很容易发展为成虫。一旦成虫羽化,就会出现层叠产卵现象。所以,在玉米播种后20天左右就应该进行施药。

  可选择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并注意梯次防治,以此降低其危害。

  3. 抽穗期

  当玉米处于抽穗时期时,草地贪夜蛾会导致玉米花穗受损,甚至可能造成绝产。为了防治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及时排查可能存在危害风险的区域,并尽早施药。

  当玉米抽穗后第7天左右,就需要开始防治工作。在这个时间段内,应喷洒哒唑油酯、氟啉虫胺、氟硼噻吩等药剂,及时消灭潜在虫源。

  4. 灌浆期

  此阶段是玉米受危害相对较小的时期,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区域,应加强监测。即使只有少量幼虫存在,也要及时消灭,以防其大量繁殖。

  如果发现已经有大量羽化成虫,则需要加强监测。据韶关格新闻记者了解到,此阶段可喷撒波美5°石硫合剂、代森铵、伍尔膦锌、噻啶酰胺等药剂。

  5. 成熟期

  此阶段已经没有特别重大的病害问题。不过,仍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第二代老熟幼虫。如果出现,应选择氟硼噻吩、喷烯噻、三氟氯等药剂进行喷洒消灭。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知识局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