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种植玉米用啥肥好?施这5次肥,省钱又高产
/yumi/ 2025年5月7日 农民的小帮手
广告

  普通的玉米,其间蕴藏着极高的能量,富含各类有益物质,营养价值丰富,现实中利用价值相当高。

  既能供人类食用,还能供牲畜饲用,且能加工成各类耳熟能详的产品,能起到补充养分,促进成长的用途。

  随着消费场景拓宽,需求量提高,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增加,高产高质成基层种植群体的热切关注。

  特别要关注的是田间土壤养分平衡性差,无法通过自然供给满足植株成长需要,病弱株问题突出,常使玉米产量和质量不理想。

  这就需要明确种植过程中常见的施肥问题,掌握不同阶段内植株的用肥规律,科学施肥,及时精准补肥。

  施肥问题

  因认知水平,实践经验和重视程度的影响,部分基层生产者种植玉米过程中,错误的选肥用肥,限制种植经济效益提高。

  忽视实际,过量施肥。基层种植户认识能力有限,施肥大都是靠实践积累的经验,错误的觉得施肥用肥量越大,土壤肥力越高,越能促进植株长势。

  实际上是,不同阶段玉米植株需要的养分类型和养分量有区别,如阶段性养分吸收饱和,就不再吸收养分,过量施就是资源浪费,没有使肥效最大,还可能起南辕北辙的相反效果。

  偏施氮肥,养分失衡。施肥管理过程中,只凭借过往经验,随机盲目追施肥料,过度信赖氮肥,忽视磷钾元素的应用。

  偏施氮肥,虽然能促进植株的成长和光合作用开展,但是会导致茎秆徒长,遇到风雨天,植株容易倒伏,且大概率要造成缺磷钾元素的缺素症状。

  依赖化肥,土壤退化。基肥和追肥是玉米施肥过程的两大阶段肥料,基肥选缓效农家肥,肥效更持久,追肥选速效化肥,肥料见效更快。

  现实施肥过程中,部分生产者只重视追肥,持续施用化肥,追求更显而易见的效益,造成土壤酸碱度失衡,营养成分缺失,肥力大减,种植效益就要跟着降。

  需肥特点

  玉米植株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肥量都有区别,想要科学施肥用肥,就要把握三大阶段内植株养分需求特点。

  苗期。出苗期至拔节阶段,这时期是玉米生根、长叶和茎节分化的营养生长期,植株体型弱小,长势缓慢,用肥量有限。

  栽培管理措施是视苗情,适量追肥,促进根系发育,叶片和植株茁壮成长,苗齐苗壮,注意防涝,湿度保持六至七成为宜,湿度过高,根系腐烂。

  穗期。拔节至雄穗开花,这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根茎叶迅速成长,雌雄穗快速分化,需要营养物质量最大。

  栽培管理措施是追穗肥,并兼浇灌水分,提高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叶宽叶大,根系发达健壮,茎秆粗壮。

  花粒期。雄穗开花至籽粒成熟,这时期,是生殖生长阶段,茎叶器官体积达到最大,养分主要供籽粒成熟,植株管理关键任务是促进果穗增大,颗粒数量大,饱满程度高。

  栽培管理措施是加强田间管理,视土壤的墒情,及时浇灌补充水分,使得叶片绿且大,确保营养物质能被运输到籽粒,延长灌浆时间。

  施肥技术

  玉米合理施肥,要坚持氮磷钾搭配使用,有机无机并重,基肥和追肥并重原则,追肥过程注重提苗肥、壮秆肥、攻穗肥和粒肥。

  基肥。基肥是玉米高产的基础,是基础性肥料,能源源不断为植株成长提供养分,起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肥料应兼施农家肥和化肥,按照亩1500-3000斤的标准把腐熟的农家肥均匀撒到土壤,并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深翻入土壤。

  要说明的是,基肥施入磷钾肥是因:磷肥的肥效缓,释放肥力需较长的过程;苗期玉米植株对钾肥的吸收速度快,而吐丝后基本就停止对钾元素的吸收。

  轻施提苗肥。苗期,养分需求量不大,但别因此就忽视养分管理,要不苗情弱,应根据种苗的长势,适量追施提苗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5-10%。

  正常情况,选择用充分腐熟的粪尿肥或者速效氮肥,过程中要控制施肥量,用肥量不能过重过大,容易造成植株徒长。

  适量施壮秆肥。拔节期玉米,要施壮秆肥,用途是使茎秆更加粗壮,促进雌雄穗分化,特别是中早熟品种玉米用肥效果较佳,施肥量占总量10-15%,过量施植株倒伏概率增大。

  重施攻穗肥。穗肥的肥料用量最大,能达到总量的50%,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情,追施速效氮肥,确保用肥的合理性。

  要注意的是,基肥用量小,肥力差的土壤,要提前施攻穗肥,适当增加施肥量,过晚追施穗肥,养分吸收效果不理想。

  轻施攻粒肥。进入开花授粉期,要轻施攻粒肥,选速效氮肥或者磷酸二氢钾,用叶面喷施的方法,促进叶面吸收养分,提高籽粒的饱满度。

  除要把握上述的施肥阶段外,还要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以全面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最后要说,春耕春种,科学规范的选肥用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同时,要高度重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草害防治,为丰产提供全面护航和保障措施。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农民的小帮手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