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肥害和药害是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的两大常见问题。准确区分它们,对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障玉米产量与质量至关重要。
症状表现大不同
肥害症状
肥害通常由施肥过量、肥料品种选择不当或施肥方法错误引起。当发生肥害时,玉米植株的叶片往往最先出现异常。比如在喷施叶面肥浓度偏高时,叶片边缘会先出现干枯、发黄,随后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卷曲,甚至干枯脱落,像过量施用氮肥后,叶片就常出现明显的黄化、焦枯现象。从植株形态看,幼苗期受肥害,生长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明显矮于正常植株;成株期受害,植株可能出现萎蔫,茎秆变软,易倒伏。
根部也是肥害的 “重灾区”。肥害抑制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变得短而细,新根生长缓慢甚至停止,严重时根系腐烂,颜色变为褐色或黑色,根毛数量也会显著减少,极大影响玉米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同时,过量施肥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或者改变土壤酸碱度,如长期大量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化,这些都不利于玉米生长。
药害症状
药害主要因农药使用不当造成,像杀虫剂、除草剂浓度过高,或在错误时间用药等。玉米遭受杀虫剂药害,一般先表现为叶片绿色变淡,着药处呈浅黄色或白色药斑,之后叶片枯黄,最后整体死亡。若除草剂使用不当,喷到玉米植株上,一开始会出现灰绿色药斑,之后变为白色或黄白色,从叶片、心叶、茎干到根部,逐渐干枯霉烂,直至整株玉米死亡。若在播种时除草剂使用过量,或前茬作物除草剂残留过多,玉米发芽时根部会弯曲上翘,根系不发达,即便出苗,苗势也弱,严重时甚至不出苗或出苗后即死亡。药害还可能导致玉米生长停滞、植株变异,如出现叶片卷曲、丛生苗、畸形苗等情况。
发生时间有差异
肥害的发生相对较为缓慢。一般在施肥后 5 - 7 天开始表现出症状,若处于低温时期,可能 10 天后才显现,像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对根系的损伤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而药害发生较为迅速,通常在喷药后 12 - 24 小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因为农药直接作用于植株表面,快速被吸收并影响植株生理功能。
防治措施各有侧重
肥害防治
预防肥害,要根据当地土壤情况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控制好跟种肥的用量,保证肥料与种子保持 5 公分以上距离。追肥时避免扬撒肥料,优先采用沟穴施肥法。一旦发现肥害,应立即浇水,提高植株含水量,减缓危害,也可选用颗粒缓释肥,平稳提供养分。
药害防治
对于药害,首先要选用质量好的农药,确保药剂清亮透明(乳剂)、粉粒细匀(粉剂)。严格按照药剂有效含量确定用药量,合理混用药剂,多数农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用药时保证喷施均匀,雾滴粗细、喷头与作物距离适当。若发生药害,杀虫剂药害可通过大水漫灌,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三次)缓解;除草剂药害则需对叶面喷洒清水清洗,同时追施肥料增强植株抗药害能力。
准确区分玉米肥害和药害,掌握对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损失,助力玉米茁壮成长,实现丰收。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2-17]
-
[02-14]
-
[02-13]
-
[02-12]
-
[02-11]
-
[02-10]
-
[02-08]
-
[02-07]
-
[02-06]
-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