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关注 |
|
【02】重新审视近期我国玉米市场的下降空间 |
受2008年新产冬小麦价格高开高走的拉动以及种植成本增加和汽柴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支撑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玉米价格底部抬高,后期下跌空间将十分有限。但从7月22日国家举办的首次国家临时收购玉米竞价交易会来看,笔者预计后期玉米的下降空间比前期预想的要大的多。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03】粕强油弱格局还将继续 |
近期国内期货、现货市场上豆粕价格走势均强于豆油,其主要原因是今春以来养殖业快速恢复而油脂市场泡沫破裂。笔者认为,粕强油弱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对前期食用油价格过快上涨的一种修正,由于豆粕需求启动已成定局,其相对豆油的强势将在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
【04】九大品种跌停,油脂“三剑客”连续两日跌停 |
继“黑色星期一”之后,全球商品市场再度演绎暴跌一幕。昨日,国内上市的19只期货品种中9只跌停,其中部分农产品甚至还连续两日封死停板,堪称国内期市有史以来的跌停之最。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经济景气下滑,商品市场酝酿巨大风险,投资者应谨慎操作。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05】7月中国饲料市场月度报告 |
7月,中国饲料生产市场发展处于低迷状态,这是自98年开始10年来在中国传统养殖旺季阶段出现饲料生产环比负增长的第二次。98年,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养殖及饲料生产在7月份出现了一次环比负增长事件,事隔十年之后的08年7月,中国饲料生产市场再度“重温旧梦”。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06】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破70%,外资寡头格局已成 |
据统计,去年中国大豆净进口量达3036万吨,是1996年的10倍。今年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仍稳步增长,上半年进口1723万吨大豆,同比增长24.4%.而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中国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突破70%!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07】国内鱼粉库存增压正在寻找新的释放途径 |
根据最新港口库存数据显示,7月中旬以后近期我国港口鱼粉的库存量加速上升,而7月底到8月份我国进口鱼粉的到货量也将较为集中,港口库存极有可能上升至年内高点。但近期国内鱼粉市场需求却仍然疲软,目前部分商家通过暗中降价来降低库存压力,但是市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浓厚,因此收效甚微,JCI认为,国内鱼粉释放压力的最主要途径仍是等待水产养殖需求恢复正常,以及相关蛋白原谅市场心态调整到位,具体情况JCI分析如下: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08】乳品“禁赠令”缘何流产? |
记者在京城多家超市的乳制品柜台看到,不仅是蒙牛高钙奶、伊利纯牛奶,绝大多数的乳制品都在进行搭配销售。如购买一盒光明优+纯牛奶、蒙牛早餐奶、伊利核桃奶等等,都会送3至6袋不等的赠品。附近冷藏柜台的酸奶也有各种“买就送”的促销行为。据悉,不仅是在北京,全国其他城市的牛奶“搭售”风也卷土重来。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
【09】大成集团在美国“三三七调查”中初裁获胜 |
关于吉林大成集团与日本味之素公司关于赖氨酸产品在美国销售的经济及技术纠纷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行政法官于北京时间七月三十一日做出裁决,裁定大成集团可以继续向美国销售赖氨酸产品。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10】粮食是怎么“吃”人的? |
曾几何时,在中国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政治格言,叫“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他时刻提醒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是多么的重要,13亿人每天都要吃饭。其实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粮食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人需要吃粮食,而“粮食问题”有时也是会“吃”人的,饥饿导致的战乱和亡国的案例,历史上并不少见。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
法规标准 |
|
【01】我国为何要继续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 |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商务部日前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将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该《办法》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立条件、申报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并对违规使用定点屠宰证、章、标志牌等行为明确了处罚办法。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02】国家临时储存粮食(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 |
国家临时储存粮食(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为您推荐 |
【01】中小企业如何实施招聘 |
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名气和资源都比较小的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分析,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
【02】离职的真正潜因是什么? |
优秀员工不顾我们的挽留,翩然而去;潜力员工不顾我们的期待,悄然远去;甚至重点培养的员工,也不顾我们的重托,撒手而去,留给HR们无尽的懊恼和叹息。每年二、三月份,总是让HR们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这时候,总有一大批优秀的员工弃司而去,留下众多的岗位空缺,让HR们望洋兴叹。 |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