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好消息“接二连三” 猪价将怎么走?
发布于:2022年11月8日    来源: 红塔期货
广告
广告

  导语

  最近生猪市场传来两个好消息:

  1、为进一步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2、俄罗斯称粮食运输走廊将继续存在,粮食协议将于周二中午恢复。

  从新建猪舍状况看生猪市场

  目前我国各地的新建猪舍并不算多,从新建猪舍的工程单子分析,工作主要重点是维护猪舍里面的设备,升级猪舍里的设备为主。另外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散养的风险较大,导致目前的消散量比较小。

  饲料价格的上涨是目前养殖端小散养殖户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另外还有目前接近冬季的非洲猪瘟。从实际生产商信息了解到,原来一袋豆粕的价格是230 - 250 元之间,但现在基本都在290元左右。豆粕从去年的4700元/吨,上涨到了现如今的5700元/吨上下,另外还有麸子价格也上涨不少。都是反应在养殖户的饲料成本上,给散户的养殖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

  猪周期上涨区间进入尾声?

  现在生猪市场,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猪价上涨期,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未来一段时间,猪价将怎么走?

  猪价将怎么走这个问题,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分析研判的专家指出,根据历史数据参考对比来看,2019年前几次“猪周期”生猪的平均价格都在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将近年来的成本因素考虑进去,目前猪肉价格已经突破27元每公斤,还是处于过高的水平

  为了抑制价格,10月19日国家投放了今年第六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往前追溯在前期10月9日,发改委表示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投放今年第5批中央猪肉储备。紧接着在11月2日为进一步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与此同时,10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为了做好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工作,与国家投放中央储备形成调控合力。国家要求各地按照猪肉储备调节预案规定,加大力度持续多批次投放猪肉储备,冬至、元旦和明年春节等重要时点以及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过多、价格水平过高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大储备投放力度。

  就目前的猪价来说,尽管各地的猪价有所差异,其中东北的绝对价格比较低,和南方的价差并没有因为猪价的上涨而拉开,这从侧面反应出南方的养殖恢复都比较好。另一方面,从政策上分析,抛储对猪价的预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节假日之前,但整体的量其实不算大,再加之基本都以冻肉为主,对生猪市场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主要是起到调控和释放信号的作用为主。

  目前的放储政策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作用是推动养殖户加快出栏,其之后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担忧后期如果养殖户集中出栏的话,会导致市场上的猪肉过剩,猪价急速下跌。目前的猪价在一个相对的高位位置,这对于下游的消费者来说的话,消费者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目前价格偏高,肥猪标猪的价差较好,市场仍然是处于价格正向循环之中,但是若养殖户依然都在保持压栏,那么一旦集中出栏的情况出现,后面的价格会偏低,市场的风向也会随之改变。

  若把能繁母猪的变动作为核心依据的话,由于能繁母猪已经处于增长的态势,价格也是处于相对的高位,长期的产能分析来看,生猪的产能已经逐渐恢复,因此明年的价格相对于今年的四季度来说应该是处于相对的弱势,换言之,今年四季度生猪高价的情况已经基本确定,但后期不排除还有冲高的可能,但总体上后续会走向一个平稳缓慢下行的趋势。

  前期几个月之中养殖端大量的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行为,给后面的市场带来较大的供应后移的压力,当前的生猪养殖处于高利润阶段,能繁母猪的存栏持续上涨过程中,到明年的3 - 7月份的话生猪出栏量会将进入一个环比上涨的阶段,远端猪价目前看来是呈现偏空逻辑的预期。

  无论是12月份还是目前的11月份也好,猪价的预期均是在逐步平稳的阶段,这个时间段养殖户的心态大概率会从压栏惜售逐渐转变为缓慢安排出栏的情况,大猪少,标猪没人卖,手里的猪已经在10月底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不论是从饲料成本看,还是从生猪的供给面来看,后续都会逐步得到缓解,生猪价格会逐渐趋于平稳,之后紧接着远端的偏空逻辑缓慢实现。

  “保供稳价”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10月19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的“保供稳价”政策相关工作,国家投放了6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期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同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回顾到10月20日,有消息称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现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积极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沟通,进一步沟通研究如何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的相关工作。

  在猪价明显上涨的大背景下,执行生猪“保供稳价”政策,从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10月21日生猪价格达到28.46元/公斤,和9月21日的24.07元/公斤相比,1个月涨幅超过18%。

  从供需面上分析,目前生猪市场还是处于供给紧缺的阶段,主要原因还是猪价暴涨,养殖户压栏惜售,有的还进行二次三次育肥的操作所致,近期的猪价延续了国庆节之后连续上涨的趋势,若是从整个猪周期来分析,目前已经进入了猪周期上涨尾声。

  小散养殖户如何应对

  最近一段时间,生猪的价格再度突破新高,养殖户们都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截止10月20日,生猪的价格达到了28.59元/公斤,再次创下了新高,从国庆节至今,已经在24元/公斤上下一个价格区间徘徊很长时间了,并逼近了29元/公斤关口。

  导致近期猪价又一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对近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从生猪的供需情况分析,仍然处于生猪供应相对紧缺的一个情况,叠加养殖户都想要养大肥猪,压栏惜售导致目前进入了一个生猪价格相对较高的区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价格上来说,目前肥猪和标猪的价格存在一定的价差,这也是养殖户希望养肥猪的原因。数据显示,截止10月17日的数据全国150公斤供给的肥猪较120公斤的标猪的平均价格差达到了0.79元/公斤,换言之养肥猪可以卖出的价格更高。

  正常情况下,猪的标准体重在110公斤到125公斤左右,但是目前栏中已经有些猪的体重已经超过了150公斤以上,这就是压栏惜售的后果了,冬天肥猪的需求较高,导致标猪和肥猪的价差,夏季是标猪的价格高于肥猪的价格,这是生猪标肥价差的季节性规律,不论怎样,价格差在0.5左右都是正常现象。较高的标肥价差,使养殖户倾向于将猪养得更大再出栏,他们也进入了相当赚钱的一段时期。

  10月20日,卓创资讯发布的生猪市场周度分析报告指出,当周自繁自养盈利与仔猪育肥理论出栏盈利环比上涨。卓创资讯监测全国自繁自养盈利平均为1641.87元/头,环比上涨119.48元/头。仔猪育肥盈利平均为1566.91元/头,环比上涨118.22元/头。此外,周内养殖端逢高出栏,逢低惜售,总量震荡,但整体大体重猪源出栏占比增多,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继续上涨。卓创资讯监测全国生猪平均交易体重125.37公斤,环比涨0.31%。

  目前看来,尽管养猪颇为赚钱,但小散养殖户并没有特别强的扩产意愿;目前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仍然会延续一些产能扩张计划,但中小型养殖户会相对的保守,从目前的产业趋势来看的话,小散养殖户继续去增加产能的话风险会相对较高。

  市场永恒的一个规律就是“变化”,预测猪价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一个方面说的话,市场情绪是没有哪一个人能单方面的控制的,10月中旬之后,生猪的价格更多的会由情绪来主导,整个市场的情绪如何波动对猪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后续猪价需要根据市场情绪持续关注。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新闻点击榜:
热点文章
热门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新闻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