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四大举措为我国低谷期的肉牛产业解难纾困带来希望
发布于:2024年6月25日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广告
广告

  6月21-24日,第七届全国肉牛产业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肉牛业展览会在河南商丘举行。在研讨会的肉牛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专题中,全国畜牧总站统计信息处于福清处长作了题为“肉牛生产形势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他结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刚刚发布的《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精神,从肉牛生产形势、产业发展新变化和解难纾困新举措等三部分内容,针对我国肉牛产业中普遍关心的产业发展低迷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意见,提出了肉牛产业解难纾困的四大举措。

  在肉牛生产形势部分,于福清首先分析回顾了2023年我国畜牧业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一增一降”。“一增”就是生产保持增长势头,2023年我国肉蛋奶产量超过1.75亿吨,同比上年增加700多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生产效率持续提升,预计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比2022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达到73%以上,奶牛单产增加200公斤,肉牛胴体重增加1.1%。“一降”主要是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除家禽外,猪牛羊养殖效益普遍不好,春节后鸡蛋价格也大幅下降,短期内脱困的难度也较大,这是近十几年(2006年以来)所罕见的。

  对于肉牛产业来讲,一是2023年以来活牛价格持续下跌,目前活牛的价格同比下降20%;二是肉牛养殖普遍亏损。据监测和调查,5月份肉牛主产省出栏一头育肥牛平均亏损1200多元,出栏一头6月龄架子牛平均亏损700多元,亏损最高的是高价购入架子牛的育肥户,每头亏损5000-6000元;三是母牛基础产能下降风险加大,据监测,2023年12月末能繁母牛存栏同比降1.9%,新生犊牛数量同比降1.4%,今年4月份肉牛存栏同比降3.4%,能繁母牛存栏同比下降0.9%,新生犊牛同比降8.7%。

  造成肉牛价格下跌、养殖亏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阶段性供过于求,主要表现为“两多一少”一是肉牛生产增长多。2023年牛存栏10509万头,比上年增长2.9%,出栏5023万头,比上年增长3.8%,2023年全国牛肉产量753万吨,同比增长4.8%,增幅是2017年以来同期最大;另外低产奶牛加速淘汰;二是牛肉进口增长多。2000-2011年,我国牛肉以出口为主,2012年开始进口量多于出口量,此后逐年递增。2023年进口牛肉273.7万吨,同比增长1.8%,占国内产量的36.3%。2024年1-4月份,累计进口牛肉100万吨,同比增长22%,主要进口国中南美洲占72%,其中巴西占43%、阿根廷在19.3%、乌拉圭占10%;三是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短期看,市场供应仍将阶段性过剩,肉牛养殖继续亏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牛肉价格或将止跌企稳,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生产调节和市场调控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供需逐步回归均衡,同时千方百计稳产能、降成本、提效率、促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质量效率和竞争力。长期看,中国畜产品消费量将趋于稳定,但牛肉消费将稳中有增,肉牛产业总体向好态势没有变,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在产业发展新变化部分,于福清介绍了肉牛产业发展的五个新变化。一是规模养殖不断提高。2023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73%,其中肉牛养殖规模化率有望超过35%;养殖方式加快向舍饲半舍饲转变,设施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种源基本自主可控三是优势区域地位作用越发凸显;四是种草养畜成效显现,2023年收储青贮玉米6300多万吨,比2018年增加65%,收储青贮苜蓿63万吨,比2018年增加30.2%;五是生产更环保资源更节约,首先绿色发展特征明显,粪污综合利用率超78%,设施装备配套率95%,其次养殖用地更节约,发展土地集约型养牛模式,第三饲草料利用率不断提升,增草节粮,节本增效,推广全混合日粮技术。

  在解难纾困新举措部分,于福清提出了四大新举措。一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统筹牧区、农区、南方草山草地肉牛生产,打造提升肉牛产业带;二是加快培育新主体。三是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良种、增饲草、防疫病、抓管理;四是加强政策创设并加快落实。体现在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实施肉牛肉羊大县奖励政策,继续推行牧区良种补贴。

  最后,于福清处长介绍了全国畜牧总站统计信息处的主要职责,一是全国畜牧业畜禽种业统计,二是畜牧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三是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他还介绍了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最后倡议加强统计监测部省事企合作。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新闻点击榜:
热点文章
热门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新闻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