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食用油进口格局悄然转变,油脂贸易结构面临重构
更新时间:2025年5月8日 油脂论坛
广告
外媒5月7日消息:印度炼油协会(SEA)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发布月度进口数据。贸易商估计4月份该国棕榈油进口量仅32.2万吨,不仅环比下降24%,更是连续第五个月低于五年均值水平。
这一全球最大植物油进口国的棕榈油需求萎缩,正在产生连锁反应。今年迄今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下跌7%以上,空盘量也降至14个月新低,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今年迄今上涨近20%,空盘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分化背后是印度买家前所未有的替代采购策略:经销商估计4月份印度豆油进口逆势增长2%至36.3万吨,葵花油进口则因俄罗斯供应不稳定下降6%至18万吨。
通过深入分析印度食用油进口结构,可看出价格敏感性驱动了这场进口结构巨变。
4月期间,印度港口棕榈油到岸价平均较豆油溢价达82美元/吨,促使食品加工企业大规模修改配方。典型案例如印度最大饼干制造商Britannia,其2025年Q1财报显示棕榈油使用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3%降至29%,而豆油比例相应提升至57%。这种转变也反映在物流端——印度西海岸蒙德拉港的棕榈油储罐利用率降至60%,而专门处理豆油的坎德拉港油罐则持续满负荷运转。
不过市场拐点可能正在形成。随着印尼将5月毛棕榈油参考价下调至824美元/吨(较4月下降6%),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的棕榈油报价已重现贴水优势。
印度贸易商透露,5月第一周棕榈油采购询盘量环比激增三倍,预计6月到港量将回升至45-50万吨。但长期挑战依然存在,印度政府计划在2026年前将油籽自给率从当前35%提升至45%。丰益国际印度CEO桑吉夫?古普塔坦言,当印度本土压榨产能日处理量突破2万吨时,印度可能从油脂净进口国转变为区域性出口国,这将对东南亚生产商构成终极挑战。
文章来源:博易大师

20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相关文章:
-
[05-08]
-
[05-08]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6]
-
[05-06]
-
[05-06]
-
[05-06]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专题推荐:
-
[08-16]
-
[07-07]
-
[04-04]
-
[04-03]
-
[03-29]
-
[03-24]
-
[03-22]
-
[03-16]
-
[03-15]
-
[03-10]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