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即将上市,近期棉花期货主力2601合约走势偏弱,9月22日收盘报13610元/吨,跌破13700~14300元/吨震荡区间的下沿。
种植成本方面,合作社和其他土地租金差异较大。生产材料方面,病虫害防治、化肥费用小幅减少,但是无人机打药等其他费用增加。自有土地的种植成本小幅下降,而租地植棉成本折算籽棉价格在6.0~6.2元/千克。
预计南疆在9月下旬开秤。当前盘面13600元/吨左右的价格大致对应6元/千克的开秤价。
对轧花厂来说,在6.5元/千克以下存在接货意愿,但是连年亏损导致资金不到位而退出的现象也被动去除了部分加工产能。由于2024/2025年度消费超预期,叠加进口量偏低,使得基差持续上涨,贸易商在这个过程中收益较好。在新年度收购环节,有一定实力的贸易商参与其中,在南疆包厂参与收购加工。目前新棉预售在100万~150万吨,高于往年同期水平,预售基差在750~1000元/吨,高于上一年度500~700元/吨的报价。
考虑到今年国内棉花产量非常高,市场预期的产量中枢在750万吨附近,创历史新高。在连年的挺价中,棉农也遭受损失,因此交货意愿比较强。整体来看,目前形成了卖家愿意卖、买家愿意买的格局,收购进程中的博弈会减少,预计交售会比较顺畅,这限制了期货盘面的上行高度。
按照BCO数据统计,3—6月国内月均棉花消费量在74.3万吨左右,7月消费量为69.46万吨,8月消费量恢复至78.42万吨。上半年消费好于预期,虽然7月有所回落,但8月有边际好转。
进入8月,下游库存数据也出现好转。伴随着开机回升,纺企原料小幅下滑,成品去库,织造厂刚需补库,成品因秋冬订单的下达而开始走货。虽然“金九银十”旺季需求表现不火爆,但是呈现边际好转局面。
新季棉花大量上市,伴随着大量套保需求释放。考虑到剩余配额及20万吨的加工贸易配额要在12月底之前用完,预计四季度进口棉花数量增加。四季度为供应集中放量阶段,期货盘面存在回落风险。
整体来看,短期期货盘面下方受后点价盘、接货盘等买盘支撑,但伴随着新棉的大量上市,集中套保压力使盘面在中期存在回落风险。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09-23]
-
[09-23]
-
[09-16]
-
[09-15]
-
[09-08]
-
[09-04]
-
[08-27]
-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