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一:12年供需缺口严重,13年菜粕供应青黄不接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单位:万吨
|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单位:万吨
|
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2011我国菜粕供给量大于需求量。2011年菜粕供给与需求量基本持平,相差仅1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12/2013年度菜粕新增供给量预计为923万吨,其中进口量为50万吨,消费量为950万吨,出口量为2万吨,全年度存在供给缺口。国内市场菜粕现货不多,来源多为进口菜籽压榨或直接进口。
目前菜粕供应十分有限,长江流域地区中小型企业手中国产菜粕货源基本售完,剩余库存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手中,且纷纷抬高报价。沿海地区菜粕库存也逐渐减少,主要以加籽粕为主;当地企业看好后市,停报现象逐渐增多。在国内菜粕货源紧张背景下,预计短期内菜粕现货价格依旧坚挺运行。
原因之二:国内菜籽压榨亏损严重,进口油菜籽价格高企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单位:元/吨
|
图中可以看出,国产油菜籽压榨利润一直处于负值,国内油厂亏损较为严重。全国油菜籽企业平均压榨亏损-112.6元/吨左右;其中江苏、湖北地区压榨利润分别在-112、-143元/吨。尽管国产菜籽压榨利润亏损幅度收窄,但亏损幅度依然较大。在油厂加工利润亏损的情况下,油厂挺粕价的心理将逐渐加强,后期下调价格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进口菜籽方面,目前我国主要进口加拿大油菜籽,其成本高企;此外由于温尼伯油菜籽期价飙升,使得进口价格持续上扬,进口油菜籽利润萎缩为了补亏油厂抬高菜粕报价。图中可以看出,进口菜籽加工利润一直在盈亏线上徘徊。我国已经开放澳大利亚油菜籽进口,目前澳大利亚油菜籽出口量在200万吨,将弥补加拿大出口的短缺;开放澳大利亚进口,将对国内冬菜籽收获前期的供应偏紧压力有所缓解。
原因之三:水产养殖启动在即,菜粕消费季节来临
 |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4月份水产养殖开始启动,菜粕需求量将会增长。目前的气温状况表明,今年水产活动有望提前进行。一般来说,国内长江流域冬菜籽5月底6月初开始上市,6~9月是收购、贸易、加工旺季,是冬菜籽粕的集中产出、流通阶段,在新季菜粕上市前,现货供应偏紧局面难以改善,这将对粕价重心形成支撑。
目前来看,菜粕供应短期内供应偏紧局面很难改善,因此惜售意愿渐浓,部分有产、贸易商限量出售菜粕。随着天气不断转暖,水产养殖进入放苗阶段,后期对菜粕需求也将随之复苏。后期需求的预期扩大,对菜粕持货商构成坚挺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