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11月供需报告,将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预期下调5000万蒲,降至16.35亿蒲,主要反映中国买家继续转向南美供应。
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同比减少36%,核心原因是中国买家几乎完全缺席美国市场。尽管在10月底中美领导人会晤后,白宫表示中国将在今年最后两个月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但是目前中国官方仍未确认相关承诺数字。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 “政府停摆期间积压的单日大宗销售报告”显示,10月2日至11月12日期间美国私人出口税仅仅销售134.8万吨大豆,其中对中国的销量只有33.2万吨,远低于市场期待的大规模采购。
由于供应充足而需求低迷,今年秋季芝加哥大豆期价一度跌破10美元,创下近五年低位,直到10月中期才因“中美贸易协议预期”而触发反弹行情,让农民得以高价出货。但是美国农业部在周五的供需报告中指出,美国大豆价格自10月以来大涨,导致和南美大豆的价差缩小,从而失去了此前因低价获得的竞争优势。即便未来中国可能增加采购,但是美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需求可能下滑。
美国农业部强调,在当前价格结构下,美国已经不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供应方,而巴西、阿根廷因供应充裕且报价更低,继续主导全球贸易。分析师指出,除中国外,美国正失去更多中小买家的青睐,从而导致出口进一步萎缩。
从市场反馈看,交易商普遍认为出口将继续偏弱,除非中国采购实质改善。
供需报告发布后,芝加哥大豆期货显著下跌。斯通艾克斯(StoneX)首席商品经济学家阿尔兰·苏德曼表示,市场此前押注明显利多,但是供需报告并未提供足够的理由支撑这一期待,从而引发了多头获利了结。
总体来看,美国大豆出口面临双重压力:中国采购不确定性与南美竞争优势。若后续中国未能大规模回流采购,美国出口预期仍有下调空间。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