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基准期约收低2.1%,回吐过去两个交易日的涨幅,主要原因是美国大豆单产预测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大豆出口预估下调。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4.25美分到22.50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下跌19.25美分,报收1112.75美分/蒲;1月期约下跌22.50美分,报收1124.50美分/蒲;3月期约下跌20.75美分,报收1136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122.50美分到1152.25美分。
本周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0.67%,作为对比,上周上涨0.16%。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单产预计为每英亩53.0蒲,低于9月份预测的53.5蒲,但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53.1蒲/英亩。大豆产量预期为42.53亿蒲,低于9月份预测的43.01亿蒲,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2.66亿蒲。
美国农业部将美国大豆出口目标调低5000万蒲至16.35亿蒲,尽管白宫表示中国将在年底前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
美国农业部本月维持南美大豆产量预估不变。
美国农业部还发布了过去六周的美国农产品每日销售报告,为中国近期购买美国大豆的情况提供了一些线索。报告显示,中国在政府停摆期间仅购买了33.2万吨美国大豆。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10月30日,私营出口商向中国出售了10万吨大豆,2025/26年度交货。11月3日,出口商向中国出售了23.2万吨大豆,也是2025/26年度交货。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将在下周一发布月度压榨数据。一项调查显示,分析师预计这份报告将显示10月份大豆压榨量为2.0952亿蒲,预期区间为1.974亿蒲至2.235亿蒲。如果该预测属实,那么将比9月份增加5.9%。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五在大豆市场净抛售14,500手,相比之下,周四净买入8,000手。
周五,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207,470手,上个交易日为156,081手。空盘量为384,535手,上个交易日为378,373手。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