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差,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就易感染各种疾病。蛋雏如果饲喂不当,就会导致35日龄体重不达标,产蛋高峰时间短,产蛋率不高,因此,蛋雏鸡阶段是影响蛋鸡终生生产性能的关键环节。乳酸菌是雏鸡正常肠道微生物的优势菌群,通过外源添加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能够保持并强化乳酸菌在肠道的优势地位,抑制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维护肠道健康。目前,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在畜禽上的应用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在预防腹泻、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效果显著,本试验以蛋雏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在蛋雏鸡上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1 试验材料
雏禽专用微生态制剂Q600-200由好实沃生物研制并生产,主要成分为耐高温包被乳酸菌(鸡源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活菌含量≥200亿CFU/g。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北京某蛋鸡养殖场进行,将1800只1日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用雏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各150只鸡。
1.3 基础日粮
根据NY/T 33-2004 鸡饲养标准制定基础日粮配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150克/吨微生态制剂。
1.4 饲养管理
试验前鸡舍严格消毒,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双层笼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遵循饲养管理规范,防疫按常规程序进行。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1.5.1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于试验开始、7周末试验结束早晨测蛋雏鸡空腹时的体重。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饲喂量和剩料量,由此计算出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5.2 免疫器官指数
试验结束,从每个重复组中随机抽取5只接近各自重复平均体重的雏鸡,屠宰后取其脾脏、胸腺、法氏囊,分别称重,求其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计算公式为:
免疫器官指数=器官重(mg)/活重(g)。
1.5.3 肠道微生物
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随机选取5只体重适中的健康鸡进行屠宰,取出盲肠,并对肠道两端进行结扎。用酒精棉球消毒各结扎口后,放入已灭菌塑料袋中,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细菌计数,测定肠道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及乳杆菌的数量,以每克肠道内容物中细菌个数的对数lg(CFU/g)表示。
1.6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SPSS12.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
2
2.1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见,试验7周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日增重3.67%(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0.05(P<0.05),采食量也有提高的趋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Ⅰ组较对照组也有提高日采食量、日增重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由表3可见,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胸腺指数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95%、5.94%(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脾脏指数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32%、4.36%(P<0.05);试验Ⅱ组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66%(P<0.05)。
2.3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由表4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显著提高蛋雏鸡盲肠乳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数(P<0.05)。试验Ⅰ组较对照组也有提高乳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目前,微生态制剂在雏禽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来航线等[1]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后,能有效降低鸡白痢发病数,显著提高日增重(P<0.05)。付利芝[2]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雏鸡消化酶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5)。本试验在雏鸡日粮中添加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试验7周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日增重3.67%(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0.05(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以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同时微生态制剂在繁殖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消化酶类,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提高蛋雏鸡生长速度。
3.2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有益的代谢产物,主要以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刺激肠道局部型免疫反应,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谢全喜等[3]在肉雏鸡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雏鸡法氏囊的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肉雏鸡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数量,降低小肠和中肠中的大肠杆菌数。本试验在蛋雏鸡日粮中添加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胸腺指数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95%、5.94%(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脾脏指数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32%、4.36%(P<0.05);试验Ⅱ组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66%(P<0.05)。
3.3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蛋雏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盲肠是内容物稠厚,活菌数最高,菌群组成最复杂的肠段[4],因此本试验以盲肠为研究对象。在雏鸡1日龄就开始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雏鸡尽早建立稳固的肠道微生态区系,预防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感染。龚琪等[5]在雏鸡日粮中添加益生菌菌粉,可以显著降低雏鸡21日龄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42日龄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魏玉环等[6]通过给雏鸡同时接种益生菌混合液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益生菌混合液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在蛋雏鸡日粮中添加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显著提高蛋雏鸡盲肠乳杆菌数(P<0.05),显著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数(P<0.05)。
参考文献:
[1]来航线,张文磊,刘登如.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和雏鸡喂养效果的研究.中国饲料添加剂,2011.4:35-39.
[2]付利芝.微生态制剂对雏鸡体内消化酶活性与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1):22-23.
[3]谢全喜,张建梅,李晓颖,等.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饲用抗生素对肉雏鸡免疫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家畜生态学报,2011.32(5):77-80.90.
[4]张伟武,尹业师,王欣,等.初雏接种益生菌对雏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中国动物保健,2011.2:31-35.
[5]龚琪,曾娟娟,石德时,等.益生性屎肠球菌HDRsEf对雏鸡盲肠菌群发育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34(1):78-82.
[6]魏玉环,王占峰,尹鑫,等.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雏鸡消化道内的作用效果.现代畜牧兽医,2009.6:60-64.

-
[02-02]
-
[01-26]
-
[01-19]
-
[01-12]
-
[01-05]
-
[12-22]
-
[10-13]
-
[10-08]
-
[09-22]
-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