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颐和论坛2025 回顾 | 袁建敏教授《高密度饲养对肉禽肠道健康的影响及营养调控方案》
文章来源:饲粮行业信息网整理 作者: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4日

  一、肠道健康及影响因素

  肠道健康的内涵:小肠黏膜的完整性、稳定的微生物菌群

  家禽的肠道屏障: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黏蛋白、IgG)、物理屏障(紧密连接蛋白)、免疫屏障(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的各种亚群)

  1、家禽炎症分类:(Kogut et al., 2020)

  (1)病理性炎症:通常是一种急性反应,包括宿主对毒素和感染的反应,常常导致周围组织的附带损害和代谢能量的增加;

  (2)生理性炎症:调节肠道免疫平衡,预防肠道组织损伤;微生物群的耐受性和对病原体入侵的反应性之间的平衡;

  (3)无菌炎症: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对化学、物理和代谢刺激作出反应,导致细胞死亡,属慢性低程度炎症;

  (4)代谢性炎症(坏死性肠炎):营养(游离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摄入过多或代谢性过剩,通过整合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信号而导致代谢功能障碍,属慢性低程度炎症。

  2、炎症来源:

  (1)病原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寄生虫、沙门氏菌或病原性大肠杆菌

  (2)饲料因素:抗营养因子、氧化油脂、高蛋白、高油脂、霉变、重金属

  (3)环境应激:热应激、冷应激、干燥、氨气

  (4)管理因素:转群、换料、环境及垫料卫生、高密度饲养

  3、高饲养密度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

  肉鸡饲养密度过高,造成肉鸡:生长发育迟缓、肉品质下降、应激、跛脚、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Tsiouris等(2018)发现当肉鸡在高密度30只/m2下饲养时:

  (1)肠道内的产气荚膜梭菌数量会增加

  (2)肠道和肝脏的病变也更严重。

  原因:高密度饲养改变了肠道的物理状态,比如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了细菌的增殖和毒素的吸收。

  4、肉鸡饲养密度要求

  (1)高密度饲养降低家禽生长速度、导致采食量和饲料效率下降,以及健康和福利恶化

  (2)欧洲理事会规定肉鸡最大饲养密度为33kg/m2 (2007/43/EC) 或16只/m2

  加拿大国家饲养动物委员会(2016)认为肉鸡饲养密度不能超过31kg/m2除非小气候(尤其是湿度和温度)得到控制。

  (3)如果能确保低死亡率,饲养密度可以由39kg/m2放宽到42kg/m2 (Giersberg et al., 2016)。

  (4)现代肉鸡生产最大饲养密度为16只鸡/m2(Škrbi´et al., 2009) 。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应该降低饲养密度。

  (5)dos Santos Henrique et al. (2017) 发现将肉鸡的饲养密度由每平米10,12只到14只对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但当饲养密度提高到16只/m2,则采食量和生长性能下降。

  二、高密度饲养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

  高密度饲养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健康机理

  (1)环境压力与空气质量恶化

  A、氨气与粉尘刺激:高密度饲养导致粪便堆积,释放高浓度氨气,直接损伤唿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破坏物理屏障,引发唿吸道炎症(如气管炎、肺炎)。

  B、通风不足:氧气供应减少,二氧化碳和湿度升高,促进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支原体)增殖,增加感染风险。

  C、室温升高,增加高温应激。

  (2)营养与代谢紊乱

  A、抗氧化能力下降:应激增加自由基生成,而维生素(如VE、VC)摄入不足导致氧化应激,加剧炎症损伤。

  B、能量分配失衡:免疫系统持续激活消耗大量营养(如葡萄糖、氨基酸),导致生长性能下降与炎症恶性循环。

  (3)慢性应激与免疫抑制

  A、应激激素释放:拥挤环境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皮质酮(CORT)持续升高,抑制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功能。

  B、炎症因子失衡:慢性应激促进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过度释放,同时抑制抗炎因子(如IL-10),导致系统性炎症。

  在高饲养密度环境下,北京鸭气管粘膜IL-2、IL-6、IL-17和IgA水平上升,肠粘膜白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增加,容易发生唿吸道疾病(刘砚涵等,2018)。

  (4)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漏症

  A、肠道屏障破坏:应激和饲料竞争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肠漏),内毒素(如LPS)进入血液循环,激活Toll样受体(TLR4),触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B、菌群失衡:高密度饲养加剧肠道有害菌(如产气荚膜梭菌)增殖,抑制有益菌(如乳酸菌),引发肠道炎症(如坏死性肠炎)。

  我国近期提出肉鸭饲养密度1-7日龄肉鸭饲养密度不宜超过40只,8-14日龄不宜超过20只,15-出栏不宜超过8只。

  三、高密度饲养家禽的营养调控技术

  1、改善抗氧化效果——蛋氨酸

  2、降低家禽应激敏感程度——色氨酸

  3、改善家禽线粒体能量代谢——丁酸钠+烟酰胺

  4、益生菌及合生元

  植物乳杆菌代谢物能够提高肉鸡肠道有益菌丰度,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发育,增加粘蛋白Mucin-2的分泌,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起到减轻炎症的作用,对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具有积极影响,有一定的替抗潜力。

  主持人总结:山东是全国最大的白羽肉鸡养殖大省,所以会在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益之间权衡,袁老师的报告在密度对白羽肉鸡的肠道、呼吸道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如何抗氧化、抗应激、提高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方面提供了很多思路。

  
投票:技术频道浏览人群调查:
 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