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相约琴岛!颐和论坛2025——营养创新与健康养殖大会圆满举行!
文章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作者:大涛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青岛四月,樱花碎浪共舞!2025年4月16-17日,由饲料行业信息网主办的“颐和论坛2025——营养创新与健康养殖大会”在美丽的青岛•鑫江温德姆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1500名行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大会围绕着“增效降本、节粮减排”,在资源开发与饲料节粮、精准营养与精准饲喂系统研究、低蛋白日粮开发、饲料养分高效利用与转化、饲料高效替抗与降锌、饲用活性物质的创制与应用、动物产品品质调控等多个技术领域和维度,数十位业内知名院士、专家以及企业技术大咖等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分享。

  中国工程院李德发院士和饲料行业信息网杨绍坤总经理分别为开幕式致辞。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好饲料 第13季”盛大开启

  开幕式后,随之隆重举办了“好饲料 13季”活动启动仪式。

  在总结以往十二季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好饲料 第13季”扬帆起航,活动以“聚焦精准营养 重构产业价值”为主题,以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为技术指导,并荣幸邀请到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铁骑力士、天康生物、播恩集团、安佑集团、傲农集团、卜蜂(中国)生物科技、大牧人牧业集团以及恒众(天津)农牧9家企业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合发起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王楚端教授、孟庆翔教授分别为“好饲料 第13季”活动启动仪式致辞。

  4月16日上午的论坛由中粮饲料技术总监李勇博士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彭健教授的报告《高产母猪精准营养与精准饲养》,从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经典模型及存在的问题、妊娠母猪动态营养需要优化模型的建立、妊娠母猪动态营养需要优化模型的评估与验证以及妊娠母猪动态营养需要智能预测系统的建立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着重指出影响妊娠母猪营养需要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背景、胎次、妊娠阶段、环境温度等,并且随着掌握数据的累积和增加,将进一步优化模型,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湖南农业大学范志勇教授的报告《母仔一体化理念下的母猪健康营养策略与实践》,围绕着母猪的产业现状、母仔一体化健康营养策略、母仔一体化健康营养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谈到氧化应激是造成母猪抗病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和肠道菌群失衡则是造成母猪健康问题并影响仔猪的“幕后黑手”,因此要通过科学设计母猪妊娠期、哺乳期及仔猪断奶前后的营养方案,建立母猪与仔猪在生理代谢、营养传递和免疫调控上的协同关系,最终实现母猪高效繁殖与仔猪健康生长的双重目标。中国农业大学袁建敏教授的报告《高密度饲养对肉禽肠道健康的影响及营养调控方案》,聚焦肠道健康及影响因素、高密度饲养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高密度饲养家禽营养调控技术三个层面展开了全面的介绍,重点指出:蛋氨酸能够改善家禽抗氧化功能,色氨酸可以抑制家禽应激敏感性;植物乳杆菌代谢物能够提高肉鸡肠道有益菌丰度,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发育,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起到减轻炎症的作用,对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具有积极影响。ADM潘可士玛中国区高级技术经理高欣博士的报告《铜“芯”动力:解密抑菌促生长与提质增效的双核技术升级》,从铜在动物健康中的多重作用、如何利用低浓度的铜达到高效的杀菌作用以及营养性铜源筛选的关键点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明确指出创新的饲料添加剂对于提升动物健康与生产力具有巨大作用,尤其是B-TRAXIM和B-SAFE这两款新型“铜”制剂产品的独特优势及应用效果。中国农业大学孟庆翔教授的报告《〈肉牛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编写进展与要点分享》,围绕着《肉牛营养需要量》国标前期工作、国家标准的技术要点、下一步工作考虑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指出标准编写受到了各方的密切关注,此次《肉牛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将涵盖小型肉牛营养需要量、中型肉牛营养需要量、大型肉牛营养需要量、大型肉乳兼用型牛营养需要量、其他类型肥育牛营养需要量、其他营养物质需要量、饲料原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等关键营养指标数据,对于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月16日下午的论坛由海大集团研究院猪料研究所孔路军博士主持。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宏福研究员的报告《新型饲用蛋白研究与应用进展》,聚焦问题与思考、开发潜力及案例探讨、产朊假丝酵母蛋白三个层面展开阐述,指出粮食安全必须突破“粮食养殖业”模式,要推动饲用主粮替代,特别强调了昆虫蛋白以及微生物蛋白(尤其是产朊假丝酵母)等新型饲用蛋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中国农业大学马秋刚教授的报告《碴加粒饲料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针对当前白羽肉鸡养殖现状,重点介绍了碴加粒饲料的核心内涵、使用案例与经济效益、以及生产和使用的关键点,特别强调在白羽肉鸡养殖中,使用碴加粒饲料,能够提高肉鸡成活率、降低药费、改善料肉比、经济效益提高约0.3-0.5元/只,而且碴加粒料型算是饲料工业的一次革命,其生产及使用的关键点包括原料品控、生产工艺、碴加粒营养浓度、玉米碴的粒度和比例以及养殖管理五个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蒋显仁研究员的报告《α-酮戊二酸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围绕着仔猪生产的主要问题、α-酮戊二酸的概况、α-酮戊二酸的应用三个维度展开,指出应激引发的厌食和病原菌是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关键因素,强调α-酮戊二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氨基酸形成和氮转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饲粮添加α-酮戊二酸可改善断奶仔猪机体健康,提高营养素消化能力,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并可有效缓解低蛋白对生长性能和消化率方面的负面影响。河南农业大学王志祥教授的报告《凝结芽孢杆菌的研发与应用》,从凝结芽孢杆菌及其作用效果、JDZ凝结芽孢杆菌的优异特性以及凝结芽孢杆菌在养殖生产上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在目前所发现的益生菌中,凝结芽孢杆菌是功能最强大、性能最优异的益生菌,通过粘附作用、占位作用、拮抗作用、自分泌作用、调节作用五个维度来发挥作用,重点阐述了JDZ凝结芽孢杆菌的强大生物活性与应用效果,在猪、肉鸡、蛋鸡、水产、草食动物、家蚕等方面应用都具有良好的饲喂效果。未米生物副总经理雷凯博士的报告《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高蛋白玉米》,重点阐述了高蛋白玉米、生物育种两个方面的内容,指出高蛋白玉米的育种方向是提高蛋白的总量、降低醇溶蛋白含量以及优化氨基酸的比例,特别强调高蛋白玉米具有经济效益显著、环保效益突出、突破技术壁垒的显著优势,在畜牧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数悉科技联合创始人/数据库营养师张志博博士的报告《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当前形势下经营的突破之道》,从甄别价值(取势)、创造价值(明道)、量化价值(利器)、传递价值(优术)、分享价值(笃行)五个维度阐述了当前饲料业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指出业务是信心的传递、信心来自价值、价值是技术创造的,强调行业内卷的极致是“差异化”,最终要看谁更理解业务(知),更能按剧本演出(行)。

  4月17日上午的论坛由环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养管理部总经理张永刚博士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王军军教授的报告《猪精准营养与低蛋白日粮研究新进展》,指出发展猪精准营养配方是节粮、增效、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并且蛋白质和净能采食量是决定养猪利润的关键,强调精准把握饲料原料有效养分的营养价值变异及猪的营养需要量变异是猪精准营养管理的关键,并重点介绍了科研团队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建立完善及系统软件开发、猪低蛋白日粮技术研发及其碳氮适配、以及基于新型检测指标和设备的营养评价优化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武汉轻工大学李鹏博士的报告《微生态制剂助力肉鸡料重比迈入1.2时代》,围绕着背景介绍、益生菌制剂的发掘与应用、启示与展望三个方面展开,指出微生态制剂能够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增进肠道健康以改善生产性能,虽然碴加粒处理对肉鸡肠道形态无显著影响并提升了肌肉率,但却改变了肌肉剪切力,因此对肠道抗氧化功能有负面影响且加重了肉鸡的肝脏负担;试验表明为保障碴加粒效果的稳定性,丁酸梭菌或是必须,但需合理搭配其他益生菌,如贝莱斯芽孢杆菌、乳酸片球菌、其他乳杆菌等。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胜博士的报告《氧化锌减量使用的技术创新与实证研究》,聚焦氧化锌为什么要减量使用、嵌入式包被氧化锌产品的技术创新、嵌入式包被氧化锌产品的实证研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四个维度全面展开,指出了长期使用高剂量氧化锌的危害,要逐步限制氧化锌(特别是普通氧化锌)在饲料中的用量,并重点介绍了嵌入式包被氧化锌产品的技术创新之处(精准释放、高效利用)及其在猪只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验证结果)。丹麦哈姆雷特蛋白公司技术总监李玉欣博士的报告《应用蛋白动力学评估蛋白原料及其在无抗禁锌配方中的应用》,谈到蛋白质动力学是指研究肠道内蛋白质被消化、氨基酸在小肠腔被吸收、以及氨基酸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门静脉循环等转变过程的研究内容,蛋白质动力学还包括对整个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的速率(速度)、营养物质在小肠的消化部位、氨基酸被摄入后的生物学利用率等的研究内容,重点强调如果氨基酸的消化和吸收后进入血液是在肠道后段进行的,就会有更多的来不及消化的蛋白质被排出体,从而降低机体的蛋白质沉积效率,并且与所有其他蛋白质原料对比,哈姆雷特蛋白作为一种快速反应蛋白原料,它的消化吸收速度快,生物学利用率也很高。铁骑力士集团首席信息官(CIO)熊峰的报告《饲料精益运营实践总结与分享》,围绕着铁骑力士饲料精益运营的背景、精益运营体系框架和实践路径、精益运营成果分享以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展开,重点强调精益运营体系规划(系统化)、精益运营的驾驶舱(看的清)、全价值链运营闭环(比的赢)、运营改善赋能系统(管的住)、打造长效推进机制(可持续)这五个方面是践行饲料精益运营的关键。

  4月17日下午的论坛由广西大学沈水宝教授主持。泰高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监石满仓的报告《精准营养理解与配方现场精准营养的实现》,重点介绍了NutriOpt数字营养模型,它是泰高集团旗下的一套综合性数字化服务体系,借助精准便捷的实时分析、人工智能加持的模型算法及泰高集团百年的技术沉淀,旨在帮助客户落地精准营养、优化配方、平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强调精准营养的实现需要清晰的需求、合理的设计、精准的生产、圆满的供给。中国农科院饲料所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薛敏研究员的报告《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与饲料工业互联智通》,重点指出加工营养学是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学的交叉学科,并以鱼粉、豆粕、棉籽浓缩蛋白、乙醇梭菌蛋白等蛋白原料的品控与膨化加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多元化饲料原料背景下,加工工艺对于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同时还隆重推荐了中国第一款饲料工业配方软件-中农科•龙腾。扬州牧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彪的报告《饲料制造工厂的自动化和可执行现状》,重点介绍了饲料工业要实现自动化,目前现场普遍存在的障碍点:1.蒸汽质量稳定性;2.生产过程中进入杂质(金属零件,石头);3.环模的更换;4.压辊壳的更换;5.落料不均匀;6.小孔,低压缩比的制粒方式,堵释放孔现象;7.配方粗纤维多,难压,效率低;8.设备设计问题带来的后续障碍;9.粉碎工段杂物打破筛片;10.设备设计问题带来的后续障碍;11.粉碎工段杂物打破筛片;12.锤片的磨损导致锤筛间隙变化。

  4月17日下午报告分享结束后的互动论坛,在广西大学沈水宝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农科院饲料所薛敏研究员、禾丰食品股份首席技术官邵彩梅博士、布恩集团于娟董事长、ADM动物营养首席科学家朱正鹏博士、扬州牧泰机械陈彪董事长、泰高动物营养技术总监石满仓六位专家围绕着“新时代饲料‘四化’建设,如何抓住机遇、脱颖而出?”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并就“原料多元化、营养精准化、制造精益化、流程智能化”的话题,六位专家老师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并与参会嘉宾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4月16日晚,好实沃生物答谢晚宴盛大开启,好实沃生物卓立应老师和何春兰老师分别作了《肠宁—一株真凝结》与《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对高产母猪的实用价值》技术分享,全面介绍了公司相关创新性产品的独特之处与应用价值。此外,组办方还特意为与广大嘉宾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以及游戏互动环节,大家一边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一边参与活动互动,台上台下,宾主尽欢,共享行业盛宴、欢聚时刻!

好实沃生物卓立应老师作技术分享

好实沃生物何春兰老师作技术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王军军教授致辞

好实沃生物邓桂芳副总经理致祝酒词

文艺节目,精彩纷呈

五湖四海齐相聚,举杯相庆喜相逢

  暂时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相见!

  颐和论坛2026,让我们再相会!

  更多精彩瞬间,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查看!

  
投票:技术频道浏览人群调查:
 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

“”相关的文章: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