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麦下跌以后,对玉米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由于小麦一直与玉米关系密切,因此小麦下跌以后,先后两次拖累着玉米持续下跌,使得玉米的价格重心快速下移。
而近日,小麦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上涨,并且随着新麦逐渐迎来大面积上市,小麦行情也正趋于稳定。但是玉米却仍然在下跌,并且部分地区跌幅不小。
那么,随着小麦逐渐止跌,玉米何时触底呢?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玉米还难言到底。
一是小麦下跌后,玉米处于一种慌乱状态。
华北、山东地区受小麦价格大幅走低的影响,饲料企业对小麦的收购开始增多,部分企业甚至直接停收了玉米。一时间,这使得玉米市场情绪大受影响,部分贸易商开始恐慌出货。
一方面是受玉米价格大跌影响,收购变少,走货无门,恐慌情绪加剧。
而另一方面,小麦价格重心不断回落,已跌至1.3元了/斤出头,而按照玉米与小麦互为顶底的关系,后续玉米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持粮主体也担心玉米会像小麦一样,越跌越猛,届时亏损也会越来越大。
短期来看,在新麦没有全面稳定之前,玉米仍然风险较大。
二是玉米的需求不断走弱。
首先是深加工方面,难见利好,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开机率不高,库存积压较严重。虽然说食糖价格高位,对玉米淀粉存在潜在利好,但是短期难以显现,而且即便显现也很难扭转整个弱势局面。
其次,饲料需求的空间更是不断缩减。
除了小麦替代增加挤占了玉米的需求空间以外,糙米投放还悬着,不知什么时候会落地。
再加上进口玉米的大军也在蓄势待发,近期中国连续取消美玉米订单,虽然看似对国内玉米市场来说是件好事,但退单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减少国内供给压力,而是随着巴西玉米的丰产预期越来越强,以及仓储能力有限,巴西玉米的预售正在加速,这使得巴西玉米价格迅速走低,其性价比明显优于美玉米。
这意味着,虽然短期来看,进口玉米的压力稍有减轻,但是后续的压力却在增长。
而除了进口玉米外,其他进口谷物,如大麦等的替代优势也较强。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玉米的行情不断下滑,至少短期还难言见底。
而除了玉米当前的下跌以外,市场更关心的是,今年玉米的行情会如何呢?
首先,今年玉米价格重心回落已是大概率事件。
无论是从小麦的拖拽,还是从整体供需层面来看,玉米的需求缺口有正在缩小的趋势。这也是玉米走弱的一个主要背景。
其次,玉米和小麦的锚定关系正在减弱。
为什么说减弱了呢?
因为随着进口玉米及其他谷物的增加,玉米的饲用需求替代物不止是小麦,需求被分化,也意味着小麦不一定成为替代的首选。这就使得小麦和玉米的锚定关系开始减弱。
短期来看,玉米需求缺口补足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虽然当前玉米尚有一定风险,但风险过后,也有企稳的概率。
但是长期来看,玉米供强需弱的格局正在变得明显,重心或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1-15]
-
[01-15]
-
[01-15]
-
[01-15]
-
[01-14]
-
[01-14]
-
[01-14]
-
[01-14]
-
[01-14]
-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