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连涨三天后 小麦玉米还能“疯狂”几天
/yumi/ 2025年4月29日 8866粮新粮食
广告

  五一前玉米行情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去年的行情,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这其中和持粮主体集体惜售有直接关系,毕竟现在市场流通粮源明显锁紧了,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了,小麦玉米价格还能“疯狂”几天,能否再现去年五一假期快速回落的景象?天气助力消退开始减退,市场利空因素又将再次占据上风?连涨三天后,小麦玉米还能“疯狂”几天?

  要说现在的当口, 玉米价格走高的背后逻辑早前咱们就已经分析了过,对于今年的五一假期,刺激效果肯定有,但大概率是不及预期的,原因很简单,目前企业的库存充足,但下游产品走货疲软,造成了企业对高价粮源的承接能力不强,至于最近两天山东企业拉涨的原因,最真实的原因就是企业本身损失并不大,毕竟到货不多,再加上本就是跌破1.15元/斤的表现,现在充其量算是涨回降价前的水平!

  至于马上就要到来的五月份,小编不否认玉米的支撑力度还有,但是强度不够了,目前能支撑玉米价格上涨最大的动力就是持粮主体联手惜售,看清楚哦是联手截留市场流通粮源,但这注定是维持不了几天的,以目前山东地区企业的收购价格来看,未来几天肯定会有不少持粮主体选择出货,一旦市场流通粮源增多,后果是啥想必大家都清楚。

  另外就是目前的市场供需环境还要考虑中储粮,虽说最近东北地区企业上涨速度也不慢,基本站稳了1.05元/斤的位置,甚至有继续上涨的征兆,但从企业的到货来看却不理想,反倒是不少持粮主体开始纷纷向着华北及黄淮地区出货,这也引起了中储粮继续扩大投放的动作,如果进入五月份依旧如此,定向粮投放基本就会落地,在昨日的文章里咱就说过,当前官方要的就是稳定的市场!至于持粮主体的看涨情绪,就看能坚持多久了!

  五一过后,南方小麦就会陆续进入收割季节,华北及黄淮地区的玉米价格有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原因就在于持粮主体腾空转战小麦市场的占比是多少,其次就是今年小麦的质量情况,如果按照目前可查的信息来看,小麦是减产局,但麦收前后的天气又至关重要,一旦今年饲料麦增多,那么玉米价格上涨的阻力就会在增加!至于小麦上涨也拉涨的玉米价格,小编认为是合理的,但同时小麦和玉米是相辅相成,是提振还是打压就看谁的上限更高了!

  咱不止一次的说过,今年各产区之间粮源互通能力不足,特别是东北粮入关远不及去年,东北企业没少做出提价“锁粮”的动作,小编个人认为是大家对玉米三季度还是抱有预期的,但又不想过高承担压力,所以采取了反复调价不断给希望的做法,毕竟距离新玉米上市至少还有5个月的时间呢,而玉米只会越用越少,而不是越用越多,尤其是干粮!但必须要提醒大家,以目前的大环境来看,采购方不会过分涨价,当然也不会大肆压价,供需双方的博弈一直要持续到新麦“亮相”才会得出最终答案!

  小结: 玉米价格走势受多方因素影响,涨跌变化或在一瞬间。目前重点关注天气,持粮主体售粮节奏,中美贸易形势等,虽说当前玉米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但整体的趋势早已经定下了,未来一段时间频繁的出现价格波动肯定的,所以建议持粮主体要合理把握时机,分批分量出货,本月需要重点关注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中储粮投放的变化,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最近小麦市场表现的确实比较粮源,已经有企业站上了1.24元/斤的位置,甚至开始冲击1.25元了,造成这“飘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持粮主体终于看到了上涨希望,惜售情绪升温,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二是五一假期临近,制粉企业开始进行小规模备货期,三是新麦受灾减产消息不断传来,不仅刺激了贸易商也刺激了企业,就连就连近期中储粮、地储小麦轮出成交率和成交价格都随之有所提升,部分标段出现溢价。

  但这并不代表小麦就会“高枕无忧”,要知道当前政策小麦出货较为积极,不少地储或是国储开始腾库,整个供应市场依旧宽松,而目前小麦的需求有,但主要是口粮消耗,饲料企业的采购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说阶段性的小行情有,大的很难!关于新麦小编想提醒大家,今年新麦情况具体啥样没有确切的消息,而持粮主体去年可是亏大了,现在的心气虽有所恢复但依旧小心翼翼,对高价小麦的接受能力较低!

  麦收前的小麦价格呈现温和上涨小编是认可的,但期间肯定会出现波动,好在目前小麦市场基本脱离“底线”位置,随着持粮主体的信心的恢复,加上有政策持续采购订单的输出,小麦价格还具备一定的上涨条件,所以建议持粮主体要保持心态的稳定,小编认为小麦依旧不具备大涨的条件和基础,在1.2-1.25元/斤的价格区间很难出现“超出者”!所以建议贸易商需要合理的把控出货时机,毕竟距离新麦入市仅剩不到一个来月,接下来需要密切关注新麦产情变化、中储粮轮出规模及成交情况,谨慎把握购销节奏,在涨跌博弈间寻找机遇。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8866粮新粮食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