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北及山东大球进入新陈交接的阶段,整个市场被多空因素所笼罩,甚至出现了关内关外价格两级分化的格局,大家对新粮的预期越来越底,信心也越发的不足起来,但小编想说的是,现阶段玉米不断探底,其实也是有好的一面,毕竟对于现在的贸易商来说华北及山东地区陈粮基本消失不见,大家的重心都集中在了新粮上,而玉米价格的不断下滑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留下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今天咱先聊东北地区,虽说连续两天东北地区已经没有什么上涨的局面,但前几天持续上涨也确实拉高了大家对新粮的预期, 但小编想说是,支撑东北地区价格上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降雨造成的收割延期,二是相关部门释放出的一些回调信号, 不过小编必须要强调的是,收割延期虽说短线利好,但也意味着新粮集中入市的规模将会扩大,随着天气的好转, 不仅新粮会加速陈粮也会加速入市,不仅对当地价格上涨是限制,更是一种压制!还是那句话,对于东北地区的陈粮老板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加速清仓,而对于新粮的操作,现在就是观望不要轻动!
至于山东及华北地区,虽说目前没有本地陈粮的威胁,但外有东北陈粮的流入,内有本地春玉米甚至是秋粮的入市,市场流通粮源正在不断增多,就算是近期受到降雨的影响,但雨后的到货高峰出现频率会更多,这就给了企业趁机压价的机会,至于地区,企业本身订单减少但库存却在安全线以上,再叠加距离新粮大面积入市已经不远了,它们确实有时间和出货方进行“对峙”!简单来说就是以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的市场脆弱程度,短期内想改变价格探底是很难的。这不是大家在留言发几句牢骚就可以解决的!
针对于新粮入市后的走向,咱们也早已给出了预期,高开低走基本没跑了,现在高开已经显现出来,至于何时低走,主要看两点,一是新粮大面积入市的时间,二是政策层面是否会有新的扶持政策出台。在昨日的文章里咱提到过,至少在春节前玉米市场的供应大概率是供大于求了,肯定会有人说今年农户肯定还是会惜售的,对此小编想说两点:
1、今年降雨增多,新粮的存储难度升级,再加上去年的行情摆在前面,今年对于种植户来说只要维持在种植成本线以上就会有不少人选择出货!
2、今年可以遇见贸易商的操作谨慎程度,敢大规模建库且中长期持有的老板会大幅减少,而这样的局面势必会造成市场流通粮源持续维持高位,企业在不缺乏粮源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主动提价呢?
不过小编建议大家针对于今年新粮也不要过于悲观,虽说新陈接轨玉米价格大幅走低,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没触底,但这并不影响中后期玉米价格的上涨,从官方的角度来看,玉米价格维持在1.2元/斤上下是较为合理的, 这也就意味着玉米是有上涨的空间的,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要在新粮大面积入市后再动起来的原因,对于有想法做中长期库存的老板们来说只要坚持的住,利润空间是很明朗的。对于只想做短线的老板们,见利就走就可以了!
小结: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受到新陈粮接轨的影响,陈粮的价格走向已经确定,再加上持粮主体心态开始转变,随着天气好转市场流通粮源会不断提高,企业会不断的压价,而政策现阶段虽说依旧求稳,但睁只眼闭只眼确实现在的方针。进入本月之后,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玉米价格会进一步走低,小编认为大概率会降至1.05元/斤附近,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以下!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小麦托市降雨本月底结束,价格又将何去何从?
记得前段时间咱聊过关于托市本月是否会结束的话题,放在现在来看依旧是没有改变看法,本月就算是托市结束,官方也会出台其它的托底政策,原因很简单,现在小麦市场缺乏足够的支持,一旦没有政策的托举,那么价格很容易出现崩盘。而小麦价格一旦出现较大的波动,势必会影响到其它粮源,比如玉米、水稻等。不管政策是否会取消托市,春节前小麦的价格很难有明显的上涨空间,毕竟市场余粮摆在那里!
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小麦整体稳定阶段性涨跌是必然的,有出货想法的老板看到飘红就可以动,看到转绿就停手即可,短期内没有大的行情出现,还是那句话,小麦在秋粮大面积入市前的大趋势早已确定,目前也没有什么利好的因素出现。未来一段时间价格大概率就是震荡反复,行情持续围绕面粉厂1.21-1.23元开秤价格上下震荡波动。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9-16]
-
[09-16]
-
[09-15]
-
[09-15]
-
[09-15]
-
[09-12]
-
[09-12]
-
[09-12]
-
[09-11]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