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农业部将于本周五(11月14日)发布月度产量报告和全球农业供需报告,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分析师认为,报告结果可能出现供应端意外,进而引发新一轮价格波动。
古尔科集团总裁杰瑞·古尔科表示,私营机构预估2025/26年度美国玉米单产介于每英亩182至186蒲之间,他预计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单产数据可能偏空,因为各地产量好于预期。即便玉米单产低于180蒲/英亩,市场影响仍有限,而且美国农业部可能到1月份报告中才会调整。
古尔科提醒,美国农业部需要将9月库存报告新增的2.07亿蒲陈作玉米纳入2025/26年度供需表,从而导致新季玉米库存升至23亿蒲以上,对价格构成压力。
玉米需求也有可能下调,以抵消部分产量调整。古尔科认为,一季度饲用与乙醇消耗数据将在1月揭示,使政府更准确评估真实需求水平。
大豆单产不会下调
古尔科认为美国农业部不会在周五报告里调低大豆单产,反而有可能上调0.5蒲/英亩,因为美国西北部作物表现突出。尽管北达科他州北部受冰雹与霜冻影响,但南部产量极佳。
古尔科表示,市场焦点在于中国近期采购协议是否被纳入出口预估。此前市场因担忧中国买家缺席而跌至9.78美元,但是在预期今年中国将采购1200万吨大豆后,大豆价格已经1.2美元/蒲。
古尔科建议农民在报告前采取期权策略对冲风险。他表示自己已卖出现货玉米与大豆,并买入低价看涨期权作为保险。具体而言,古尔科买入了4.30美元的12月玉米看涨期权,成本仅6美分,目前市场价约4.28美元,风险有限。
总体来看,11月供需报告将成为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节点。若美国农业部上调产量或库存,玉米与大豆价格可能承压;若出口预期因中美贸易改善而上调,则可能支撑短期反弹。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1]
-
[11-10]
-
[11-10]
-
[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