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2025年农产品关税豁免生效,全球贸易格局要重构?
/yumi/ 2025年11月20日 凡知
广告

  部分农产品被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这一政策调整将在2025年11月13日0时1分正式生效,还配套了关税退还等相关措施。

  在这个美国通胀没降温、大选后政治格局刚稳定的节点,这份行政令的出台,可不是一时兴起那么简单。

  通胀选票:关税豁免的双重推手

  美国当下的通胀压力,怕是普通民众最有体会。

  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4%,虽然比8月份的3.7%稍微回落了点,但距离美联储2%的目标还远得很。

  其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尤为显眼,同比涨了2.8%,直接推高了大家的生活成本。

  我查了下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食品零售价格累计涨了不少,果蔬类和乳制品的涨幅更是超出预期。

  美联储加了好几次息,通胀却还是“降不下来”,食品价格的黏性成了大问题。

  如此看来,农产品关税豁免就成了缓解民生压力的直接办法,毕竟关系到老百姓的餐桌,政策调整总得跟上需求。

  除了通胀,农业州的政治诉求也是重要原因。

  2024年美国大选,爱荷华州、堪萨斯州这些传统农业州成了两党争夺的焦点。

  这些地方的农场主对之前的贸易政策意见很大,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农业出口额下滑明显,对华出口的降幅尤其突出。

  爱荷华州大豆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农场主都觉得关税让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成本还一个劲地涨。

  大选期间,农业州的选票摇摆不定,新政府上台后,自然要先回应这些关键选区的诉求。

  毫无疑问,关税豁免就是平衡政治利益和经济需求的折中办法,既安抚了农场主,又能缓解部分经济压力。

  清单里的门道:不只是免关税那么简单

  这次的豁免清单,仔细看下来全是“小心思”。

  豁免的产品大多是美国国内供应不足、很难找到替代品的品类,比如一些果蔬产品。

  美国国内的生产受气候和劳动力成本影响,很多时候得靠进口补充,尤其是反季节的时候,对进口的依赖度更高。

  如果继续对这些产品征收高关税,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物价只会涨得更厉害。

  相反,大豆、玉米这些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就没被广泛豁免。

  很显然,政府是想在缓解物价压力的同时,也保护本土优势农业产业的利益,不至于让国内农场主面临过度竞争。

  本来想这只是一次临时的政策调整,后来发现并非如此。

  这次调整还要修改《美国协调关税表》,还明确了关税退还的相关规定。

  《美国协调关税表》上次重大修订是2022年,这次针对12类农产品的税则进行改动,关税退还的细则也会在2025年一季度公布。

  更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令里还提到了“结盟伙伴”的潜在调整清单。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024年的报告显示,他们打算把欧盟、日本等10国纳入“盟友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清单”。

  这波操作思路很清晰,就是通过差别化待遇拉拢盟友,同时为后续的贸易谈判留足空间,延续之前“巩固同盟、遏制对手”的贸易战略。

  美国的这波政策调整,已经开始对全球农业贸易产生影响。

  巴西、阿根廷这些大豆生产国,大概率会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2023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就已经占了中国进口总量的60%,这次美国关税豁免,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

  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欧洲的奶酪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商也能受益。

  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几乎没有替代品,关税豁免后,价格竞争力会直接提高。

  2024年上半年泰国、越南对美热带水果出口就已经涨了不少,政策生效后,这个增速估计还会往上走。

  全球农产品贸易流可能会因此重新配置。

  出口商们得更加关注细分市场的政策风险,多元化市场策略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毕竟现在贸易政策变动频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不是明智之举。

  这次政策调整没明确提及中国,但其中的信号值得琢磨。

  行政令公布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说过“正在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

  回顾2018年以来的贸易摩擦,农产品一直是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

  以前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尤其是大豆、猪肉这些产品,2018年贸易摩擦前,中国占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60%,但2024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18%。

  美方这次单方面调整关税,大概率是想为后续的谈判试探水温。

  但贸易专家普遍认为,这种局部调整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双边贸易关系。

  中美贸易的结构性问题,比如市场准入、检验检疫标准等核心分歧,还得通过全面对话来解决。

  这次豁免范围有限,也没涉及高科技产品等关键争议领域,象征意义其实大于实质影响。

  展望未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可能会朝着更精细化的方向调整。

  选择性豁免会成为常用的贸易政策工具,政府会通过定期更新豁免清单来平衡各方利益。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灵活性,能随时根据国内政治经济需要进行调整。

  2025年将会是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关键年份。

  随着下一轮大选周期推进,贸易政策肯定会成为两党争论的焦点。

  农业州的选票压力,可能会促使政府进一步放宽农产品贸易限制。

  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基调短期内很难改变,“对等关税”的总体框架仍然稳固,这次调整只是框架内的局部优化。

  从全球视野来看,美国的这次政策调整,反映了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动态。

  各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约束。

  这种“有管理的贸易”,可能会成为未来国际贸易体系的新常态。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次豁免虽然直接影响有限,但其中体现的政策思路值得关注。

  随着美国进入新的大选周期,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增强。

  在这个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唯有保持定力、灵活应对,才能在复杂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把握先机。

  毕竟市场变化莫测,提前做好准备,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强。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 凡知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