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粮食作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发力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近日,“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发展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会议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总结粮食行业经验与成就,探讨如何更加积极投身开放战略,携手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十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建立粮农合作机制,在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粮农投资,参与全球粮食资源配置,促进粮食物流互联互通,加强贸易往来,推动技术交流,深化产业协作,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改善全球营养状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广大粮油企业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速粮油“引进来”“走出去”步伐,拓展多元化的粮食来源市场,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改变了全球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格局,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中粮集团同50多个国家开展粮食业务,形成了遍及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农产品贸易物流网络。厦门象屿集团在全球设立近10家境外分支机构,全面提升整合利用全球资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能力。西安爱菊集团建成了“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新疆阿拉山口、陕西西安”三位一体跨国大物流、大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供应链体系。
我国粮机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不断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粮机装备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安徽捷迅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智能分选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河北苹乐等一批粮机整机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成功打造出中国粮机装备品牌。江苏丰尚产品销往全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其外贸市场份额的50%左右。
尽管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比较复杂,企业“出海”难免遇到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不熟悉相关国际法律法规、不了解相关配额管理政策、不熟悉检验检疫有关要求等,缺乏整体的信息支撑。为了减少在当地农业投资经营中的风险,“走出去”农业企业和当地的侨资企业、合作伙伴等,可以协同发展,形成合力,组建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企业“抱团出海”要与国家有关部门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资有效结合,密切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利共赢局面。
民间组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十年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通过搭建供应链合作平台、打造国际品牌展会以及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智表示,协会将继续与各共建国家粮农组织协会、商会加强交流,促进务实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4-24]
-
[04-23]
-
[04-23]
-
[04-22]
-
[04-21]
-
[04-18]
-
[04-16]
-
[04-15]
-
[04-14]
-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