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集团2024年打了一个成功的翻身仗,实现了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4亿元和6.87亿元。今年一季度更是迎来开门红,营收同比增长35.97%,归母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神农集团执行副总裁何昕阳表示:“2024年公司扭亏的重要因素是猪价进入上涨周期,但是未来谁也预测不到猪价的走势,所以我们只做确定性的事情,把猪养好,严格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提升猪场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围绕降本增效做文章
生猪养殖行业的成本战还在继续。今年以来,神农集团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下降,3月份的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今年公司的目标是降到12元/公斤以内。
“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下降到12元/公斤以内是可以看到的。”何昕阳表示。
对于猪企来说,饲料成本约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降成本的一个落脚点就是饲料。“玉米、豆粕等原材料占到了饲料成本的大头,所以我们致力于提升原材料采购能力。”神农集团饲料事业部总经理何俊辉表示。
神农集团组建了专业化的团队,分析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价格走势,并采用期货套保手段,规避生产经营中的商品价格风险,同时积极拓展和建立稳定的原料采购渠道,不断深化与优秀供应商的合作,与多家大型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降低价格波动的影响。
“2024年一季度,我们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4.5元/公斤,现在是12元/公斤,下降了2.5元/公斤,其中,饲料成本下降了1.4元/公斤左右。”何俊辉说。
“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也将成为猪企拉开成本差距的关键所在。”何昕阳表示,“现在猪企都很重视生物安全,非洲猪瘟虽然影响大但是已经有成熟的应对方案可以减少损失,蓝耳病造成的损失比非洲猪瘟更大,神农集团通过引入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严控生物安全,持续提升蓝耳双阴性母猪场的数量和占比。”
截至2024年底,神农集团蓝耳双阴种猪场超过七成,未来健康保障相关的疫苗、动保费用将持续降低,猪只生产速度提升,生猪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卷成本是有边际效益的,所以我们不会陷入成本战。对神农集团来讲,我们更着眼于长远布局,即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服务好客户,这才是神农集团的重点。”何昕阳说。
趁势募资扩张
随着环保投入增加、养殖用地稀缺、非洲猪瘟等疫病频发、食品安全加速推进等影响,养殖水平低下、成本管控能力弱、环保设施欠缺的养殖企业或养殖户逐步被市场淘汰,加速了我国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
“我们一直在加速扩产,公司最近立项了很多项目。”何昕阳告诉记者,“我们所在的云南省,中小养殖户退出的速度比我们预计要快。近段时间,云南猪价比较坚挺,就是因为市场缺猪,这给了我们扩产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将在云南、广西和广东进行生猪养殖产能的扩张。”
神农集团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本次募资2.9亿元,投向红河弥勒神农畜牧有限公司五山乡年出栏24万头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建设项目、云南神农集团石林畜牧有限公司林口铺养殖场生物安全升级技改建设项目等。4月2日,公司还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文山神农猪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丘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拟在丘北县投资约7亿元建设生猪产业建设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出栏商品肥猪100万头规模。
“我们希望无论是营收还是生猪销量保持每年30%-40%的稳健增长。”何昕阳表示,“我们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行情,保证公司不会出现大的财务风险。”
截至2024年底,神农集团资产负债率为27.39%,货币资金为10.42亿元。神农集团已投产运营29个自养现代化养猪场(含2个租赁场),拥有超过500家合作养殖户。近年来,神农集团生猪出栏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销售生猪152.04万头,2024年为227.15万头,2025年公司计划销售生猪320万头-350万头,并规划在2027年达成500万头。2025年3月底,神农集团存栏母猪规模已达12.8万头,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基础。
坚定出海布局
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已经卷成一片红海,头部企业尝试出海,意图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神农集团一定会走出去,当前公司正在调研海外市场,我们会选择合适的模式走出去。”何昕阳说。
“出海并不容易,可能会面临地缘政治风险、沟通障碍、渠道管理等难题。我们有同行选择跟当地企业合资办厂,降低风险,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模式,未来我们也不排除会通过这种方式出海。”何昕阳表示,“当前,大部分猪企出海的目的地集中在东南亚,因为东南亚正在经历我们曾经的发展阶段,市场机遇很大。我们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帮助我们进行市场调研和评估。评估完成后,再组建专业海外团队,负责开展具体的工作。”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部与缅甸相邻,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比同行更适合去东南亚发展,也有很多海外客户找到我们希望寻求合作,但是我们出于谨慎考虑,会用1年至2年时间完成海外市场调研和自身供应链能力评估,之后才会走出去。”何昕阳说。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当前,神农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人。“不是数量上的缺,而是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我们也不断调整用人标准。我们希望管理团队能与时俱进,不断接触新技术新理念,站在当下去看未来,不断将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养殖行业中,去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何昕阳表示,“公司上市以来,之所以能实现稳健发展,得益于优秀的管理团队,所以我们希望能激励管理团队不断进步,帮助公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7]
-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