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四川夏收季节。5月中下旬,记者来到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一片夏收的繁忙景象。看着那一粒粒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吐出来,装进一只只编织袋运走,农民无不喜笑颜开地说:“今年的小麦普遍好,不但没啥病虫害,产量还高。”
巴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韬说,去年冬季以来,巴州区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凡能播种小春作物油菜和小麦的耕地,都一分不留地种上了,而且在良种推广、大户培育和扶持、机械化作业的大力推行、科学高效的防治和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基本确保了小春粮油丰收。
为保证夏收作物颗粒归仓,进一步保证全年粮食播种任务全面完成,巴州区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抢收小春成熟作物,并指导大春作物及时种植。目前,全区20.8万亩小麦、21.2万亩油菜完成收割,玉米已栽20.06万亩,水稻已栽插10万亩。
基础设施好可保年年丰收
曾口镇位于低海拔临河区域,气候相对暖湿且水源条件好,农作物成熟相对较早且收成也相对较好。5月19日,记者来到该镇吉公村,见村委会坝子上晒满了小麦,烘干房里的机器也正满负荷运转着。“目前,我们村的小麦、油菜都收完了。”村党支部书记李敏说。
然而这个时候,海拔较高的其他乡镇,小麦正大面积收割。吉公村全村耕地面积1800余亩,今年种了800余亩油菜,300余亩小麦。另有200亩冬水田,其余种植了春玉米和春大豆。“我们村不缺水,800亩油菜田全部收了水,1000亩水稻都栽上了秧。”李敏说。
无论小春还是大春,能做到既不误农时又获得丰收,全因该村基础设施好。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文革说,吉公村2016年就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并修了两座电力提灌站,从河里引水方便,今年川东北大旱,但该村小春作物有水灌,大春作物有水栽。
为了确保良田充分种上粮食,在充分发挥大户作用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情况下,吉公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今年也种了180余亩油菜、160余亩小麦。经测算,油菜亩产近200公斤,小麦亩产达到400公斤。村集体共收获油菜约3.6万公斤、小麦约6.4万公斤。
文革介绍说,该村今年种的油菜品种为全区推广的米油115号,小麦品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川麦93号。川麦93号具有高抗病性能,且穗头结实度密实等特性,尤其在抗条锈病、赤麦病、叶锈病等方面性能凸显,每穗麦粒通常在70粒以上,个别可达百粒。
曾口镇严格落实区上1比1.25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今年各村小春粮油种植普遍增长100亩以上,全镇增长总面积3000余亩。尤其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这些地都是开垦荒地或整治撂荒地而来,若村民不种或无人流转,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必须代耕代种。”文革说。
引进外来业主规模化示范
同样是5月19日,记者在水宁寺镇金银坎村看到,地里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成熟小麦等待收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军平说:“过两天就要大面积收割了;其实5月16日起收了两天,共收了约200亩,但收购方建议再等几天,等麦粒干透再收,那样品质更好。”
水宁寺镇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7个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共同成立了宁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托底全镇各村粮油生产,并壮大各村集体经济。去年2月,金银坎村完成12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年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种了一季玉米,今年种了1000余亩小麦。
“这1000余亩小麦是引进黑龙江一业主来种的,我们只种了160余亩油菜。”宁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胡帅说,黑龙江是产粮大省,他们有规模化种植粮油的经验,引进他们是为了示范带动,“我们在为其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同时,不断学习以便今后逐步扩大。”
黑龙江业主与绵阳“台沃集团”合作,向对方购买种子肥料,对方保证每亩产量不低于400公斤。种子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南麦60号,该品种耐寒耐旱,抗倒伏、宜迟播,对小麦条锈病等疾病有较强抗性,种植模式为机播净作为主,收割后卖给绵阳某企业。
虽是高标准农田,但这一季收割后没打算种水稻。“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宜先种植几年旱粮再种水稻。我们跟黑龙江业主都准备种夏玉米,品种已经选好了,为登海605号。”胡帅说,这个品种为近年来的杂交良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抗倒、适应广抗病性强等特性。
杨军平介绍说,水宁寺镇有耕地4万余亩,今年种植小麦18000余亩,种植油菜13000余亩,其余为春玉米、春大豆及其他杂粮和土豆等。“因逐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全镇小麦、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因为小麦、油菜跟水稻轮作,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山区小麦亩产千斤不是梦
四川山区,小麦亩产长期徘徊在五百至七百斤,亩产更高甚至达千斤一直是个梦。然而,这一梦想今年在巴州区鼎山镇观坪村实现。5月19日,经巴中市组织的农业专家现场测产,在百亩高产攻关点上种的嘉农麦809号,亩产已达到509公斤。其他区域也超400公斤。
“这个品种在成都平原,亩产可达700公斤,但条件是机播密植净作。”负责这一带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巴中市腾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富斌说,虽然产量不及成都平原,但巴中粮食品质更优,尤其像观坪等纯山区村,完全绿色生态,烘干后可直接进国家粮库。
巴州区在鼎山镇观坪、小寨、蝉池、连通、尖山子等村建立了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面积5000余亩,小春种植小麦、油菜各半,田里大部分为油菜,地里大部分为小麦,油菜收割后田里种植水稻,小麦收割后地里种植大豆和玉米,实行两季轮作全面机播机插、机收。
今年园区推行的小麦品种除了嘉农麦809号,还有川麦104号。前者为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早熟白粒品种,其主要特性为高产高抗。后者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选育,主要特性为抗倒伏、抗病性能强,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平原亩产可达650公斤,山区也不低于400公斤。
“今年小麦几乎没遭到什么病虫害,也没倒伏,所以很好机收。”观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明说,从5月16日起,他们已收割了3天,但本村自有收割机只有一台,因此他们跟河南等省的专业收割队联系,目前已组织了4台大型收割机,全村870余亩5天能收完。
这870余亩全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代耕代种,这季可收小麦350余吨,按每吨1600元计算,产值达56万余元。村上的农事服务中心,粮食日烘干能力达35吨,可解决整个园区粮食烘干需求。“2台秸秆粉碎机也将对田间麦茬进行处理,耕作后收水栽秧。”张明说。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5-28]
-
[05-28]
-
[05-28]
-
[05-28]
-
[05-28]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