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盘活“巴掌地” 延长产业链 黑龙江特色种养“丰”景独好
/yumi/ 2025年7月30日 中国食品报
广告

  当下,在黑龙江省广袤富饶的黑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场特色种养的生动实践。同江市的香瓜、密山市的刺嫩芽、虎林市的刺五加、五大连池市的蛋鸭……黑龙江各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这些特色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黑土地长出“黄金果”

  走进同江市乐业镇曙平村的香瓜种植基地,翠绿的藤蔓下缀满了金黄饱满的果实,种植户们正在采摘成熟的香瓜。

  “基地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目前种植了20多亩香瓜,一年可以收获两茬半,在气温适宜的种植周期内,甜瓜的采收期可持续3个多月。一垧地扣除成本后,一年差不多能挣7万-8万元,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大田种植。基地出产的香瓜主要供应精品超市和自营摊位,采取直销模式,不经过中间商,也有部分香瓜销往北京、海南三亚等地,我们通过快递发货。除了香瓜,基地里还种植了西瓜等其他瓜类,西瓜马上也要上市了。”种植户张贵海说。

  这些品质优良的香瓜背后,藏着种植户们的“甜蜜秘诀”。在香瓜生长期,种植户坚持施用以发酵大豆制成的有机肥。这种肥料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还能让瓜果吸收到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在果实成熟期,种植户采用“红糖牛奶”增甜技术,科学配比的红糖能提供天然糖分,牛奶中的乳脂与氨基酸能促进果实的糖分积累,让香瓜甜度更高。

  采收期间,不时有路过的游客停车询价,品尝香瓜。“路过这个瓜摊,老板给我切了一块香瓜。这瓜真是又脆又甜,我准备多买点带回家。”游客唐庆福说。

  当下,同江市曙平村的桃子也迎来了丰收。温室大棚中,红艳艳的油桃、金灿灿的蟠桃、粉嘟嘟的毛桃缀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桃树间进行采收。

  “这个温室大棚里种植了200余棵桃树,桃子的亩产量预计能达到6000-8000斤,单日最多能卖出200多斤桃子,今天已经有客商前来采购了。”大棚负责人王千鹏介绍,采收下的桃子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采摘”模式进行销售。除了桃子,大棚里还种植了葡萄,预计20多天后成熟上市。

  近年来,同江市立足寒地黑土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品种改良+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打造出三村富特樱桃、街津口草莓、乐业镇香瓜等特色品牌。如今,这些甜蜜的果实已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黄金果”。

  山野菜变成富民产业

  在密山市富源乡,农户房前屋后的“巴掌地”正在被盘活,特色种植产业让传统农家庭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富源乡敏锐捕捉市场机遇,鼓励民强村、珠山村、富源村的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和村集体公共用地种植刺嫩芽。刺嫩芽是原产于我国东北的一种山野菜,其嫩芽部分口感鲜嫩、营养丰富,可以凉拌、炒食、做汤、做馅等,其根皮、茎皮及叶可入药。

  与此同时,富源乡积极探索创新销售模式,采用“公司+村部+农户”订单模式,将刺嫩芽销往全国。

  在虎林市,刺五加成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近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刺五加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首届院士专家高峰对话举办。期间,6个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达4亿元。

  此次签约涵盖种苗繁育、仿野生栽植、加工制造、成果转化等多个关键环节。活动中,虎林市政府与多家当地骨干企业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企业达成合作,共建“刺五加科技小院”,推动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这些项目的达成将打破虎林刺五加产业“资源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局限,标志着产业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链式发展转型升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刺五加的根和茎被列为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虎林市林地资源丰富,野生刺五加种植面积76万亩、总储量约2万吨,规划仿野生种植面积34万亩,年可预采总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目前,虎林市共有16家涉刺五加企业,覆盖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个品类。2024年,虎林市刺五加产业产值达2.31亿元,成为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

  据了解,虎林市正在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为刺五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动力。目前,该市已建立3个黑龙江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黑龙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虎林正致力于实现从原材料输出向科技成果转化、品牌化运作、市场化推广的转变,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刺五加种植、加工、销售基地。

  “矿泉蛋”带火养殖业

  五大连池市拥有珍稀的矿泉资源,近年来,特色养殖产业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市依托蛋鸭养殖产业,打造“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产业格局,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逐渐打响了“矿泉”品牌。

  走进位于五大连池市新发镇德都村的胜利水库矿泉鸭养殖场,嘎嘎声此起彼伏。养殖人员推开鸭舍的门,鸭群冲出鸭舍,在水中嬉戏,场面很是壮观。

  “鸭子早晨吃玉米、豆饼、麸子制成的混合食料,产完蛋会到水库里活动,吃水库里的鱼虾、河螺,所以我们养的鸭子产的蛋个大、质量好,腌制后易出油,口感非常好。”该养殖场的技术员张国介绍,养殖场出产的鸭蛋深受消费者欢迎。

  “今年,我们养殖了1000余只鸭子,每天的产蛋量在950枚左右。现在,养殖场已与当地超市达成了初步销售协议,预计今年的产值在40万元左右。”该养殖场负责人张鑫磊表示,明年,养殖场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养殖鸭子3000-4000只。同时,将线下销售范围扩大到五大连池市周边,同步进行线上销售,让更多消费者吃到养殖场出产的“矿泉蛋”。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 高伟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