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龙田镇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申安湖羊基地的青储玉米收割工作正火热进行。这不仅是保障湖羊饲料供应的关键环节,更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
申安湖羊基地一角
在湖羊基地的种植区,800多亩青储玉米长势喜人,收割机穿梭其间,将饱满的玉米秸秆粉碎收集。“我们自己种植的青储玉米有800多亩,一年可产出青储饲料2000吨左右。但要达到年储存青储饲料15000吨的发展目标,还得靠周边的农户帮我们种植输送,现在基地一天能收青储玉米400吨左右。”基地种植部经理许阳的话语中,透着对产业规模的规划与期待。
收割机在采收青储玉米
这样的发展模式,让当地农户看到了新的商机。龙田镇代店村村民罗启亮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种植的青储玉米刚刚完成收割交付。“种植青储玉米不费时、不费工,而且它的收益要比种植玉米、收割颗粒划算得多,一亩地差不多有5吨青储玉米,折算下来有2000多元。”罗启亮脸上难掩喜悦地说道。
传统玉米种植需经历晾晒、脱粒等多道工序,耗时费力且收益有限。而青储玉米从收割到交付全程机械化,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产值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青储玉米秸秆在分拣中心完成粉碎加工
“湖羊基地通过‘自种+收购’模式,既保障了湖羊能吃上原生态饲料,为羊肉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许阳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周边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也让农户在产业变革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种植农户在等待过磅称重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像罗启亮一样,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加入到青储玉米种植的行列中。在湖羊产业的带动下,龙田镇正走出一条“企业发展、农户增收、产业升级”的共赢之路。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8-11]
-
[08-11]
-
[08-11]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