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专家团一行对二师三十七团、三十八团进行玉米实打实收测产后,石河子大学副教授潘振远当场宣布:“百亩田平均亩产1228.5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1107.1公斤。”
这一结果较2024年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家团队在三十七团、三十八团沙化土地上指导职工种出玉米“吨粮田”时,百亩田平均亩产高出26.1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高出104.22公斤,标志着兵团再次刷新南疆沙化土地春播玉米大面积单产纪录。
“再次刷新高产纪录,得益于我们的专家团队连续3年攻关,探索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广泛适用于南疆乃至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的玉米大面积高产技术模式。”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桑志勤说。
为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开展吨粮田创建”战略举措,根据《兵团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具体要求,由兵团农业农村局牵头,新疆农垦科学院连续3年组织精兵强将扎根大漠,探寻粮食高产新路径。
2023年,通过18个玉米品种筛选与小面积高产示范,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家团队以平均亩产1106.4公斤创下当年南疆沙化土地春播玉米单产纪录。“第一年我们不计成本、不计投入,在漏水漏肥严重的沙化土地上,初步测试出了玉米增产的潜力。”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陈树宾说。
2024年,新疆农垦科学院组织作物、机械等多学科专家联合组队,再赴三十七团和三十八团,将降低成本、提高大面积产量作为主要目标,依托技术集成,探索完善沙化土地玉米种植技术模式,打造兵团沙化土地春播玉米千亩连片“吨粮田”。
“几代人期盼的沙地变良田的梦想,专家们帮我们实现了。”三十七团二连职工陈威说,科技赋能使自己种植的50亩玉米地连年增产,去年平均亩产1200公斤,今年平均亩产1228.5公斤。
三十八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主任王亚军介绍,在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家们的示范带动下,3年来,全团8.2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已从600公斤增长到近900公斤。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22]
-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