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沙地玉米单产突破“吨粮田” 科技赋能点亮农民增收路
/yumi/ 2025年10月9日 通辽市融媒体中心
广告

  金秋时节,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查干淖尔嘎查的沙地上,收割机轰鸣穿梭,金黄的玉米穗被源源不断送入粮舱,晒场上的玉米堆成小山,空气里都飘着丰收的甜香。谁能想到,这片曾因保水保肥难、玉米亩产仅三四百公斤的沙地,如今靠着科技赋能,硬是闯出了一条“吨粮田”的新路子,让乡亲们的腰包跟着鼓了起来。

  “你瞅瞅这玉米,穗大粒满,攥在手里沉得很!”种植大户前达木呢蹲在田埂上,剥开一个玉米穗,玉米粒紧密排列,泛着油亮的光泽。作为嘎查里最早尝试新技术的农户,他的种植账本最有说服力:“2021年之前,沙地种玉米就是‘看天吃饭’,亩产最多800斤,除去成本剩不下多少。后来跟着农技员学密植技术,第一年就涨到1700多斤,今年更厉害,集成了11项技术,滴灌追肥精细到8次,刚测产亩产突破1000公斤,这‘吨粮田’的梦想真实现了!”

  查干淖尔嘎查的丰收,离不开“科技组合拳”的助力。为破解沙地种植难题,嘎查创新打造技术攻关、评比展示、示范推广“三区”,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技术攻关区,“秸秆高留茬免耕+宽窄行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成了“法宝”——高留茬护住沙土不流失,宽窄行让玉米充分采光,8-10次精细滴灌把水肥直接送到根系;评比展示区里,耐密、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挨个“比武”,筛选出最适合沙地的“好苗子”;示范推广区则把成熟技术打包教给农户,让大家看着学、跟着干。

  “不光有好技术,还有专家‘把脉’。”嘎查农技负责人介绍,他们引入中国农科院李少昆研究员团队的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从选种、密植到水肥管理,全程科学测算。“以前施肥凭经验,现在‘以产定肥’,既节水又省肥,还能提产,一举三得。”

  如今,查干淖尔嘎查的“沙地高产经”已在奈曼旗遍地开花。2023-2024年,全旗推广该技术42万亩,亩均增产500公斤,累计增粮4.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4.62亿元。不少农户看着满仓的玉米感慨:“以前觉得沙地种不出好庄稼,现在跟着技术走,每亩多收几百斤,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秋风拂过沙地,金色的玉米田翻起波浪。查干淖尔嘎查用科技改写沙地农业“低产史”的实践,不仅让本地农民的“粮袋子”更满、“钱袋子”更鼓,更为内蒙古东部乃至全国类似生态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奈曼方案”。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通辽市融媒体中心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