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一座座长80米、宽1.2米、高3米的“玉米楼”拔地而起,连成排的“玉米楼”如金黄巨墙,底部离地面20厘米且自带通风设施,内里装满金灿灿的玉米棒,给人一种丰收的震撼——这是近日记者在潍坊安丘金冢子镇金冢子村储粮场见到的景象。
“这些‘玉米楼房’就是科学储粮仓,每座可容纳20多万斤带棒玉米,7座共存放着合作社收获的近150万斤玉米,是经过周密测算设计的,在通风、防水和结构稳固性上都达到最优标准。”金冢子镇金中社区书记李正晨介绍,该储粮仓专为解决大面积玉米种植和储存难题打造,通过通风降温解决玉米霉变风险,还能防范鼠虫侵害。玉米收获剥皮后无需晾晒,通过机械传送带直接将玉米棒送“上楼”,省去人工搬运的费力环节储存便利性大幅提升,且储粮年损失率从过去的8%左右降至2%左右,便于依据市场价格择机出售,切实保障粮食“种得好、卖得好”。
金冢子镇持续深化新型土地托管模式,从土地整合到科学种植,从产销对接至品牌培育,发展有机小麦、豆丹等有机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格局,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试点先行村,2024年金冢子村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群众意愿、耕种条件等因素,通过土地置换,将土地分为“统一经营田”和“自主经营田”,统一经营田由村集体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在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实行统一管理,通过规模化种植与机械化作业,做活农村土地增值增效文章,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新型土地规模经营新路径。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让我们村这1200亩玉米在种植和收获上都省了不少钱,像买肥、雇佣收割机,因为需求量大价格优惠,且每亩达到了1200斤的产量,规模效益凸显。”金冢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全才说。
在今年的小麦种植过程中,金冢子村集体合作社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高筋、富硒有机小麦订单种植,镇党委政府已与中粮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有机小麦的产销对接筑牢基础,确保村民、村集体双增收。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7]
-
[11-14]
-
[11-14]
-
[11-14]
-
[11-14]
-
[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