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的关键期,灵台县紧盯粮食颗粒归仓目标,抢抓晴好天气组织群众开展玉米收储作业,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一派繁忙景象,绘就出一幅 “沃野金黄粮满仓” 的丰收画卷。
走进灵台县的乡村大地,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无论是连片的玉米地里,还是农户的房前屋后,金灿灿的玉米堆成了 “小山”,有的被整齐码放在屋檐下,有的铺满了庭院的晒场。村民们或是收割玉米,或是脱皮晾晒,处处一派忙碌的场景,大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幸福。
“轰隆隆 ——” 在梁原乡温家庄村村民李文科的 200 亩玉米地里,两台玉米茎穗兼收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机械臂灵活地揽过玉米秸秆,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粉碎后的秸秆直接还田,既省时又环保。不到 10 分钟,一亩地的玉米便全部完成收割,金黄的玉米穗源源不断输送到随行的运输车上。“今年我种了 200 亩玉米,专门调了两台收割机和两台拖拉机,全程机械化作业,预计三天就能收完!” 李文科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今年雨水和光照都好,亩产差不多能到 1600 斤,比去年还高些,现在的收购价也合适,算下来又是个好收成!”
在杜家沟村前庄社,村民杜根录的家门口同样热闹。他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玉米棒轻轻一搓,饱满的玉米粒便滚落进竹筐里,身旁的晒场上,已经脱好的玉米粒铺成了金色的 “地毯”,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今年我的 70 亩玉米全收完了,亩产有 1500 多斤,按现在的价格卖,能有十万元收入!” 杜根录眯着眼睛晒着太阳,语气里满是喜悦,“现在政策好,种粮有补贴,收粮有机械帮忙,咱种粮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53.21万亩秋粮已全部收获完毕,其中35.11万亩玉米、18.1万亩其他作物均顺利归仓。
丰收的背后,是灵台县扎实的政策支撑与服务保障。为应对今年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灵台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部署推进“三秋”生产,建立县级领导包乡、农口部门包片、乡镇干部包村的责任机制,层层压实工作任务。气象、农机、农技等多部门联动协作,精准发布气象信息,抢修水毁道路157处3.4公里,打通生产“堵点”。同时,组建13个技术服务队、186个帮收帮种小分队扎根田间地头,从机械调配、农资采购到烘干仓储,全方位助力群众秋收。
秋收期间,当地整合县内及周边县区820多台收割机械,重点调度26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作业,对轮式收割机加装防滑链、更换宽轮胎,确保机械顺利进地。6个粮食烘干中心满负荷运转,同步对接客商畅通销售渠道,保障秋粮收得进、烘得干、卖得好。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
[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