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阳县西洛镇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院士科研基地传来喜讯,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组织专家对中低产田地力快速提升与定向培育技术项目开展田间测产,示范田玉米平均亩产达759.3公斤,较对照田614.3公斤增产23.6%,成功破解当地中低产田种植难题。
“针对我省中低产旱薄地干旱缺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地质量差等突出问题,科研团队研发了耕层局域土壤扩容提质、根际养护精准调控、高产栽培反馈土壤培育等核心技术,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中低产旱薄地玉米增产土壤培育互馈技术模式,为提升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关键支撑。”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永亮介绍。
自基地建成以来,科研团队扎根田间地头,以解决实际种植难题为导向,既深耕土壤改良、作物栽培等核心环节,更聚焦技术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将实验室研究与田间实践紧密结合,逐步完善技术体系,推动研究成果真正扎根田间地头,为农业提质增效注入持久动能。
在耕层局域土壤扩容提质方面,科研团队通过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实现耕层扩容,结合筛选与专用机械局域定向施用,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地力提升与定向培育。在根际养分精准调控环节,科研团队研发了玉米缓控释绿色专用肥,创新机械条带侧深施一次施肥技术,替代传统撒施方式,提升肥料利用率。在高产栽培环节,筛选适配本区域的水肥高效型玉米品种,适度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产。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通过无人机精准喷施专用叶面肥,增强抗逆性,促进产量和品质双效提升。
除了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与田间实效显著提升外,该基地还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纽带,依托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优势,整合育种、栽培、植保、农机、数字农业等全产业链专家资源,组建了多学科协同创新团队,聚焦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靶向研究。同时,以科研基地为枢纽,构建农业大数据中心,集成气象监测、土壤墒情、无人机遥感等多元数据,开发智能决策模型,着力打造跨领域农业智库网络。
集成技术通过“专家智库+数据平台”双轮驱动,为寿阳县推动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县注入强劲动力,不仅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更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11-21]
-
[11-21]
-
[11-21]
-
[11-21]
-
[11-21]
-
[11-21]
-
[11-20]
-
[11-20]
-
[11-20]
-
[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