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伏马毒素-潜伏的“粮食杀手”
/yumi/ 2025年11月21日 实验室小报
广告

  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中,尤其是在玉米、小麦等谷物制品里,可能潜伏着一类看不见、闻不着的健康威胁——伏马毒素。它是由真菌产生的天然毒素,是食品安全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伏马毒素?

  伏马菌素是一类由串珠镰刀菌 等真菌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简单来说,当这些特定的霉菌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在谷物上生长繁殖时,就会像工厂一样“生产”出伏马毒素。因此,它属于真菌毒素 大家族中的一员,与我们所熟知的黄曲霉毒素是“亲戚”。

  二、伏马毒素是如何产生的?

  伏马毒素的产生离不开三个关键因素:

  元凶:串珠镰刀菌——这种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玉米植株和谷物上。

  宿主:主要是玉米——玉米是串珠镰刀菌最偏爱的“家”,因此玉米及其制品(如玉米面、玉米碴、玉米油等)是最容易被污染的。当然,其他谷物如高粱、小麦等也可能被污染。

  条件:温暖潮湿的环境——在谷物生长、收割、储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或储存不当(湿度高、温度适宜),就为串珠镰刀菌的生长和产毒提供了完美的温床。

  三、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有多大?

  伏马毒素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粮食和饲料,对食用者造成危害。它对不同动物的毒性作用有所不同,但都相当显著。

  对动物的危害(“指名道姓”的杀手):

  对马:可导致马脑白质软化症,这是一种致命的神经系统疾病,病马会出现精神萎靡、失明、步履蹒跚、倒地转圈等症状,死亡率很高。

  对猪:可引起猪肺水肿,导致猪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同时,它还会严重干扰猪的生殖系统,造成早产、流产、死胎和发情周期异常等问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对家禽:虽然耐受性稍强,但高剂量的伏马毒素也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免疫功能。

  对人的潜在健康风险(隐形的威胁):

  神经毒性:虽然人类马脑白质软化症极为罕见,但高暴露风险人群仍需警惕其潜在的神经影响。

  致癌性:这是伏马毒素对人类健康最受关注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在2017年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伏马毒素B1 以及产生它的串珠镰刀菌归为 “2B类致癌物” 。这意味着它对人类可能致癌,证据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其他健康影响:一些研究还发现,伏马毒素可能与食道癌的发生有关,并可能损害人体的肾脏和肝脏功能。

  四、如何防范伏马毒素?

  面对这个潜伏的“粮食杀手”,我们并非无能为力。防范措施需要从田间到餐桌全方位进行:

  源头控制:推广抗病的农作物品种,采用良好的农业操作,减少霉菌在田间感染。

  科学储存:粮食收获后应及时晾晒,确保储存环境低温、干燥、通风,从源头上抑制霉菌生长。

  加工去毒:现代粮食加工中的碾磨、浮选等工艺可以去除一部分集中在谷粒外层的毒素。

  膳食多样化:这是对我们消费者最直接有效的建议。不要长期、单一地大量食用某一种玉米制品,丰富主食种类,如搭配大米、小麦等,可以显著降低因单一食物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

  伏马毒素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对动物健康构成明确威胁,并对人类有潜在的致癌风险。了解它的来源和危害,通过科学种植、妥善储存和保持膳食多样化,我们就能有效地远离它的伤害,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餐桌。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实验室小报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