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当前养殖利润出现极大改善。王俊介绍,目前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已出现较明显的盈利,自繁自养也位于盈亏平衡附近。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猪价缓慢上行,但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的问题。魏鑫介绍,如山东、河南等地猪价水平明显高于周边,而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依旧面临低价局面。也因此,不同区域的养殖主体在目前猪价水平上的盈亏表现不尽相同。
除此之外,魏鑫表示,由于市场中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养殖群体的成本有明显差距,也会导致最终盈亏的分化。按照中性情景来说,北方中小养殖户已经基本进入盈利阶段,规模企业也基本进入正向现金流阶段;而南方尤其西南地区部分企业仍处于微幅亏损阶段,仍然需要等待猪价的进一步上行。
“需要注意的是,受养殖盈利改善以及对未来猪价的乐观预期影响,目前产能去化已接近停止,从新生仔猪量回升以及行业普遍的压栏和二育来看,未来几个月行业产能大概率能进一步回升。”王俊说。
李艺华表示,养殖利润的改善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近期淘汰母猪量开始减少,后备母猪采购情绪增强,二元母猪价格环比出现回升,产能去化速度放缓。
在魏鑫看来,生猪价格的回暖尤其是近期仔猪价格的上行对于以能繁母猪为核心的产能去化来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有望推动整体产能的恢复。他表示,随着仔猪价格逼近600元/头大关,按照350元/头的成本计算,利润率达到70%,即便对于仔猪价格长期处于高位不报绝对希望,也很难抵抗诱惑不进行产能的调升。
“我们认为,今年市场前期表现比较谨慎,随后预期逐步恢复至中性水平,后市的波动主要关注期现市场的乐观程度会发展到什么阶段。现货市场预计还有一定上行空间,期货市场在已经有升水的情况下,在现货上行预期兑现前和兑现中均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上行,但最终如果期现市场出现明显过度乐观的情况,仍然可能面临深度回调。”魏鑫表示,从节奏上看,4—5月首先关注短期供应释放带来的阶段性利空能否对近月市场形成限制,对中远月合约的不利影响或相对有限;后续或进入上行通道直至现货市场兑现乐观预期并出现情绪过度释放导致的高点;最后,在期现市场情绪和现实反转过程中回落。总体来说,2022年的市场节奏可供参考,但价格高度水平可能不及,同时节奏时点或有一定差异。
在王俊看来,后期市场表现是偏乐观的。他进一步解释,受去年产能去化的影响,不管是现货还是盘面,今年主要方向还是向上,因此大方向看未来价格仍有上行的空间。但需要留意中短期现货和盘面回调的可能,当前仍处淡季,消费端支撑较弱,且经历前期市场情绪从发酵到偏热后,供应端也需要略做释放来消化压力,因此短期市场或有回调,但不改中期上涨的趋势。
“短期来看,临近清明小长假,生猪需求有一定支撑,目前行业压栏惜售情绪持续,二次育肥比例仍在增加,现货价格仍有上行驱动。预计节假日过后,消费下降,同时生猪压栏积累的量进一步增加,猪价可能出现回调。但中长期来看,5月应当出栏的生猪,由于在2023年底疫情时仔猪存栏受损,因此5月的出栏压力不大,养殖户可能会为了“五一”假期重新进行一波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供应压力不断向后转移。而今年下半年进入母猪产能去化加速的兑现期,生猪出栏量降幅预计扩大,压栏猪集中出栏导致的供给冲击效果可能被削弱,下半年猪价节奏预计振荡上行为主。”李艺华说。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