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广告
广告
猪价急跌背后的市场博弈|生猪观察?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年7月4日
广告
广告

  □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近日,全国生猪价格经历了显著波动。据Mysteel数据检测显示,目前年内最高价出现在6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达到了19.06元/公斤,部分省份突破每斤10元大关;但仅两周时间,外三元生猪均价下跌了1.6元/公斤,截至今日(6月26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降至17.46元/公斤,跌幅在8.39%。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生猪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凸显了供需关系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供应端来看,企业月度出栏计划保持正常节奏,但市场挺价情绪明显减弱。随着社会猪源认卖积极性的提升,加之部分地区疫病的影响,猪源流通相对宽松。这种供应量的增加,无疑对市场价格构成了压力。

  然而,需求端的疲软更是猪价下跌的关键因素。随着天气转热,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呈现出疲软态势。加之牛羊肉等替代品的竞争,鲜猪肉消费市场受到进一步挤压。此外,近期行情调整后,二次育肥的动态明显减少,终端采购积极性一般,需求表现支撑乏力。

  在这种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屠宰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下游需求疲弱导致厂家缩减屠宰量,开工继续回落。同时,多地进入高温天气,白条消费处于淡季,终端批发市场交易疲弱,经销商采购不积极。这使得白条走货不畅,毛白价格差开始缩小,屠宰白条毛利润亏损增加。

  面对这种局面,养殖端和屠宰端都陷入了困境。养殖端推涨情绪受终端消费制约,难有明显升温;而屠宰端则面临着白条走货不畅、毛利润亏损的窘境。市场对短期行情预期相对偏空,猪价延续小幅走弱态势。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一轮猪价的波动也反映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深层次问题。一方面,生猪产业的周期性波动较大,市场供需关系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面对疫病等突发事件时。

  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生猪产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首先,应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市场异常波动;其次,应推动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最后,应加强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广告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今日畜牧一览:
广告
热点文章
大家都在谈:
热点文章
图片推荐: